回覆列表
  • 1 # 左耳的酒窩

    今天剛去走訪了一個初中輟學生家庭。父母離異後又各自重組家庭,孩子由父親扶養,但父親長期在外打工,平時都是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

    孩子剛讀完八年級就不想再讀書了,跟父親吵了一架後一個人跑去外面打工。政府、學校多次上門做思想工作,卻沒見到人,家人現在也不知道他具體在哪裡!手機可以聯絡上人,但問他在哪堅決不說,讓其回來也不回來!

    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真的很重要!父愛母愛的缺失,讓一些孩子性格孤僻,做事容易衝動不計後果,叛逆期,產生厭學心理,加上社會上形形色色的誘惑,卻沒有人給予正確的引導教育,導致一些孩子走上了不正確的道路!

    未成年人的教育真的是一個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

  • 2 # 高原百合花2019

    我婆家的侄子就是被父母拋棄的那個孩子。說出來全是心酸。

    俗話說:“可憐天下父母心!"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現在的孩子在家庭裡是小公主,小皇帝的地位,再苦不能苦孩子。可是,有的家庭,一旦父母離婚,孩子失去賴以生存的家庭,孩子就像從天堂拋進了地獄。

    我大哥和前嫂子沒離婚前,大哥在外面賺錢養家,前嫂子在家帶孩子,大哥每月給他們母子2000元的生活費。 聽鄉親鄰居說,前嫂子個性比較特別,喜歡與人打架,教唆自己的兒子罵長輩 ,還親自動手打掉了婆婆的三顆門牙。這些都是傳言,我沒有親自見過,只是將信將疑,聽一半信一半。我與老公結婚的第一年,有一次去他們家竄門,看到前嫂子輔導侄子的英語作業,出於好奇,我翻看了一下侄子的作業本,有好多題都做錯了,我隨口問一句:”這些是你自己單獨完成的嗎?“侄子自豪的回答:”不是啊,我媽教了我很多呢."我沉默了,不想告訴侄子的真相,說他媽教的是錯的,怕有損母親在他心中偉岸的形象。我就納悶了,當母親的既然知識水平有限,何必把錯誤的知識傳授給自己的孩子呢,這不是害了孩子麼?!在那一刻,我聯想到鄉親們對前嫂子的評價,覺得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我結婚的第二個年頭,大哥和前嫂子離婚了。離婚是大哥提出來的,前嫂子淨身出戶,前嫂子沒要房子沒有經濟補償,兒子歸大哥撫養。大哥很少管教自己的兒子,壓根兒不聽大哥的話,加上孩子內心認定父親趕走了自己的母親,對父親滿是怨恨。孩子讀到初一就被學校開除了,後來大哥讓他去學修車,學了幾天回來了,死活不去了。後來,侄子陸續找過幾個工作,每個工作不超過一個月,就回來了。有一回,派出所的人找上門來了,說要逮捕侄子,在他居住的房子裡搜出毒品了,還有槍支。侄子被關進了派出所,因為沒有到18週歲,關了兩個月,放出來了。

    侄子現年17歲,既不工作也不上學,每天跟他那些狐朋狗友混在一塊,讓我大哥給他生活費,不給就揚言要打大哥。

    大哥常年在外打工,前嫂子改嫁,侄子成為了一個沒人要的孩子。他一個人住在大哥之前住的房子裡,每天吃泡麵,鬱鬱寡歡,無所事事,但沒人管。

    有一首歌謠唱的:“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願每對父母都能珍惜婚姻,給孩子一個完整有愛的家。

  • 3 # 使用者4985080340071

    謝謝邀請。首先我不是父母離婚被遺棄的孩子,相反,我是在一家祖孫三代非常傳統、和睦、美滿、幸福的氛圍內、受著傳統教育和父母正直正統、賢惠孝敬、善良盡責的言行燻滔下長大的,我的思想很傳統,嫁入人家,就要孝敬公婆,尊重丈夫,和睦姑姐妯娌。不管公婆多不好或沒有一分錢的家產,也就是說房子、車子、票子都沒有,也要給他們養老送終。傳統的老話就是:"人家養兒了"(養兒防老)。所以,我很難理解現在年輕人的言行舉止,都是被父母慣壞的。

  • 4 # 勤修煉

    我雖不是問題中的那個孩子,但我對離婚夫妻拋棄孩子的行為可恨。對婚姻可以不負責,那是你雙方的事,大人的不幸不能牽連孩子,孩子是無辜的。即生他,就要養他。否則,就不配做父母,不配做人,同時也感到可恥。

    現實中有被父母拋棄的孩子真的可憐,有些跟著爺爺奶奶,失去父母對他的愛,失去正常的家庭溫暖。爺爺奶奶只知道 弱愛,用憐憫之心去教孩子,結果把孩子寵壞了。孩子從小該加壓教育是必須的,只要不過量對孩子的成長是沒有危害的。人本就是在壓力中成長才能自食其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鮑爾發新歌,歌詞“洛杉磯會後悔他們的決定”引熱議!後澄清沒diss湖人,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