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神氣的不懂老師
-
2 # 問號男孩的信箱
荷爾蒙的爆發需要一個宣洩的理由。
我個人也經歷過那些少不更事的暴力,記得初中的時候最誇張的是一個夜晚,在學校的操場,兩個幫派100多個人在一起,鋼管木棍等武器十足,由校外社會上的混混帶領學校的學生,我也參加了,那是站在全後面,基本上是沒有機會出手的,像是去湊人數的。我們用的是最差的武器,塑膠管。當時其實不想去的,但基本上所有男生都去了,因為不去會被看不起,同時那時是兩個鄉之間的鬥爭,而做為同一個鄉的人,所以只有硬著頭皮去了。
記得大約是10點左右,整個操場光線只有月光,兩邊的老大面對面正在談判,學校的正副校長在教學樓前看到了,用手電照了一下,然後說了一句:什麼人。我本以為這樣大家就會散場了。沒有想到有幾個比較牛的學校跟社會上的人說:看什麼看,再看拖你們下來打。好酷口氣,結果正副校長竟然灰溜溜的跑了(可能後面有報警了)。
然後正準備開打前,有一個很有威望的社會老前輩趕了過來,勸了幾句,然後我們大家都被各自所謂的大哥叫離了,只有留下那些社會人下來談事。
細思極恐,如果當時真的打起來了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會不會死人,我們是不是每個人的人生命運都會被改寫。希望所有的青少年引以為戒,千萬不要去參與這樣的活動,交友要小心。
-
3 # 阿毛的玫瑰
與其是說給青少年帶來何種價值觀,還不如說是對教育的一種拷問,孩子只是一張白紙,各種電影也好,小說也好,它們都是一種訊息傳播方式,是顏料。
就好像畫畫,蒼白的線條,很難做出生動的畫,這些好的壞的的文化,就是顏料,讓畫面更加生動的同時,這張紙白的地方就越來越少,我們一直以為,媒體是執筆人,其實不然,他們只是顏料提供者,而家長與孩子才是執筆人,缺一不可。
-
4 # macoos
不是所有電影都是適合每個人觀看的。熱血高校就是暴力美學電影,不是穿上校服就是校園劇…換句話說不是所有的校園劇都是歌頌正能量,歌唱祖國那種教育片。就像毛片裡穿校服的一樣,他有存在的意義。多看看影評,那裡會有你找到的答案。而且,我並不覺得熱血高校是一部單純的暴力片。
回覆列表
首先,打架肯定是不對的,無論你是什麼原因打架,都是不對的。
希望大家可以先把這個基本的價值觀放在心裡作為基石去壘高其他的價值觀。
其次就是,一個影視作品或者其他任何的東西所傳達的價值,都是因人而異,各有不同。
因為一個人的價值觀的形成,往往不會是任何一個單一的系統或者因素可以決定的,價值觀的形成是有多重因素組合而來的。
《奇葩說》最新一季的最後一集,陳銘說的非常有道理,他說:
自我的形成,是你經歷的一個又一個群形塑的過程。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接觸或者所生活的群不一樣,我們面對同一個東西或者事物,會有不同的觀點和看法,會形成不同的價值觀。
比如我看《熱血高校》,我也許會關注電影的意義,你也許會get到小栗旬的顏,別人也許會看到電影裡的暴力血腥鏡頭。
而面對看到的相同東西,我們也會有不同看法。他說,我也要當明星賺錢;她說,小栗旬真tm帥,我要嫁給他;他說,這是什麼鬼電影,就知道打打殺殺,一點也不好看。
看到沒,不同的人處在不同的群,看到的東西也不一樣,所建立或者被鞏固的價值觀也不一樣的。
但是,沒有任何一個人的價值觀,是單單由這一個電影而形成的。所以這個問題意義不大。
最後,希望大家要有自己的價值表現,更多的往好的方面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