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明德書院

    《古文尚書》的真偽問題一直是中國學術史上的重點課題,影響深廣。尤其是清代學者《古文尚書》辨偽的方法、成果,為後世疑古辨偽學者所崇重、借鑑和推衍。但近年來,由於清華簡《尚書》類文獻的面世,使得《古文尚書》問題的探討愈發地展現出複雜性與深厚的學術、文化內涵。

    首先司馬遷和鄭玄關於《鹹有一德》的錯訛可被證實。

    第一、司馬遷在《史記·殷本紀》所述“伊尹作《鹹有一德》”是抄自《書序》,而《書序》據現代學者研究,“是秦、漢之際解經的人所作”。因為《書序》作者也看不到《鹹有一德》這篇古文《尚書》,只大致知道其作者是誰,故序雲:“伊尹作《鹹有一德》”,既不說明其作的時間,也不說明其作的原由。司馬遷作《史記》,由於沒有見到“臧於秘府”的古文《尚書》,因而還在《殷本紀》中對“伊尹作《鹹有一德》”的時間錯置於湯世。

    第二、關於《鹹有一德》,《書序》只說“伊尹作《鹹有一德》”,而絕無將其與《尹誥》捏合為一之詞。後因司馬遷錯把“伊尹作《鹹有一德》”置於湯世,鄭玄遂認為《尹誥》當即《鹹有一德》,並把這個觀點強加給秦漢間人造作的《書序》,於是鑄成了這個《尚書》學史上的又一錯訛。

    且由於沒有見到古文《尚書》,鄭玄在作注時往往憑想象胡亂解釋,信口判斷。唐代孔穎達就在《尚書正義·堯典》中指出鄭玄註釋屢屢出錯的真正原因——是不見古文也。

    在西漢至東漢一個相當長的時間裡,古文《尚書》的流傳極不正常。在人們“常恐斯經將絕”、感嘆其“不合時務”的古文《尚書》荒廢的年代,司馬遷和鄭玄根據想當然而撰史、作注,造成不少錯訛,乃是情理中事。

    其次就文章本身的篇目、體例和時代背景而言,支援《尹誥》與《鹹有一德》為同一篇文章、《鹹有一德》乃後世偽作的論斷就站不住腳。

    第一,篇目。通觀“百篇”《尚書》,每篇文字都只有一個篇名,無有一篇《尚書》有兩個篇名者。也許《尚書》在編纂過程中,為了防止各篇互相混淆和糾纏不清,早就制定過一篇文字只能有一個篇名的原則。所以清華簡的《尹誥》與古文《鹹有一德》,是兩篇完全不同的文章。清華簡整理者承襲司馬遷、鄭玄的錯訛,混淆視聽,說《尹誥》“或稱《鹹有一德》”,是違背歷史事實的,應該予以糾正。

    第二,體例。《尹誥》是伊尹在湯時向湯的誥諭,全篇前面是伊尹對湯的忠告;後面採用問答體,由湯發問,而伊尹答之以如何使夏民心悅誠服之計。而《鹹有一德》全篇語氣沉重,苦口婆心,反覆申告,與《尹誥》輕鬆詼諧的問答形成強烈對照。可知《尹誥》與《鹹有一德》是兩篇體例完全不同的文章,決不可將它們混為一談。

    第三,時代背景。清華簡《尹誥》是史官記述伊尹在商湯時向湯的誥諭,而古文《鹹有一德》是伊尹在商太甲時所作對太甲的訓誡。兩文的背景不同,目的不同,十分清晰。《鹹有一德》序言是:伊尹既復政厥闢,將告歸乃陳戒於德。所謂“復政厥闢”,孔傳注為“還政太甲。”可知此篇是在伊尹放逐太甲,待其悔悟,又“還政太甲”後所作。文中又說:“今嗣王新服厥命,惟新厥德。”所謂“嗣王”,分明是指太甲,是繼承前任之王。“嗣王”不可能指湯,因為湯是開國之王,其王位非繼承而得。

    最後,綜上所述,《鹹有一德》是在孔壁發現,經過長期“藏於秘府”或在民間流傳,至東晉初由梅頤上獻的真古文獻。著名史學家陳夢家就說:“(古文《尚書》)自鄭衝到梅頤的傳授,皆有史籍可考,其時、地、人三者都相符合。”應該說,古文《尚書》長期在民間流傳而沒有散佚和消亡,一直儲存至今,實在是古文獻流傳史上的奇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韓妝有哪些雞肋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