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岩石61517929

    影響跑步的因素有步長,步頻和協調性。如圖所示:腿部的肌肉力量越大則步幅越大。腿長且髖關節柔韌性好步幅相對就大,而個子小步幅一定小。

    肌肉中快肌纖維的百分比及其肥大程度是影響步頻的因素之一。速度性專案的運動員肌肉中快肌纖維百分比組成及其肥大程度均明顯高於其他專案的運動員,因此認為這種速度運動員腿部肌肉中快肌纖維佔優勢的特徵,使之能獲得較大的動作速度。

    另外一種影響步頻的因素是神經過程的靈活性,大腦皮層運動中樞興奮與抑制的轉換速度是影響位移速度的重要因素。肌肉的收縮和放鬆均由運動中樞興奮和抑制過程來控制,如果運動中樞興奮與抑制轉換速度慢,即神經過程的靈活性較低,肌肉的收縮與放鬆的轉換速度也必將受到影響,結果將導致位移速度降低。

    步長和步頻的共同影響因素:肌肉放鬆能力表現在該收縮時肌肉收縮,該放鬆時肌肉就應放鬆。這種表現的內在機制是大腦皮層內參與肌肉運動的各個中樞間的協調性,其協調性的提高能增加運動的速度,也能加大肌肉收縮的力量。運動技能越鞏固,運動員越能發揮自身的潛力,表現在運動速度上,動作的協調性增加,使動作速度加快。具體有以下幾點:

    1,提高動作頻率可藉助外力:例如,順風跑,下坡跑等練習。或是透過各種訊號,讓練習者迅速做出反應的練習。改善和提高神經過程的靈活性,提高神經中樞興奮與抑制快速轉換的能力,使運動員在不縮短步長的情況下增加步頻。

    2,增加肌肉力量,如深蹲,連續單腿跳蛙跳等練習來發展腿部力量。

    3,發展無氧代謝能力:增加肌肉力量,有氧無氧訓練應該兼顧。有氧訓練對重複訓練時的恢復有一定的作用,但要著重發展無氧代謝能力。速度訓練英語強度大的無氧訓練為主,約佔全部訓練的75%,如各種加速跑,衝刺跑,能有效地發展無氧代謝能力。

    4,發展柔韌性,柔韌素質對於快速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很重要的促進因素。柔韌性的提高可導致運動素質的增加,肌肉協調性得到改善,從而減少了肌肉阻力,增大了肌肉合力。

    5,提高肌肉放鬆能力:肌肉放鬆能力的提高,促進全身血液迴圈,改善肌肉內部的代謝過程,有利於ATP的再合成,同時可以減少快速收縮時肌肉的阻力,而使肌肉收縮速度和力量增加。

    6,應用不同方式提高速度素質:長期應用同一種方式進行速度訓練,會使運動員形成一種定式,不易引起運動員肌能能力的提高。透過多種方式進行訓練,不但能增加運動員完成動作的興趣,而且也能很好的完成訓練質量。如轉動跑道,慣性跑道,牽引機等多種裝置的應用,以及各種方式短跑的交替進行均可起到良好作用。

    7,改進技術動作:只有掌握了合理正確的技術動作。輕鬆協調的完成動作,才能發揮出應有的速度水平。

    在訓練的安排上,一般採用超過自己的最高速度的85%到100%的速度進行訓練。應安排在準備期的後期和比賽期的前期。在一週中最好安排在小強度訓練或者調整訓練後的第一天進行。在一天和一次訓練中,最好安排在運動員身心最佳精力充沛的時刻進行。因為速度訓練均依靠人體無氧代謝系統功能,速度訓練時間應不超過十秒。超過了這個時間就預示著發展的不再是速度素質,而轉換為耐力素質的發展。距離一般可分為30米,60米,80米。間歇時間的安排,應以運動員的工作能力得到相對完全恢復為準則,如果休息時間過短,體內讓一次訓練產生的代謝產物來不及被清除。休息時間過長,又會使興奮的中樞神經系統和運動員的功能系統興奮性降低,達不到訓練效果的累積。

    如此方方面面都做到了,提高跑步速度指日可待。跑步看起來是邁開腿跑就行,但實際上不是那麼簡單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買車可以提前選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