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一些名人,比如說寫《送別》的弘一法師,還有曾飾演霍元甲的香港演員黃元申以及現在漫畫家蔡志忠都出家了。難道出家是真的避世嗎?還是……求解。
24
回覆列表
  • 1 # 草堂禪趣

    名人為什麼要出家?出家是避世嗎?

    名人出家,最近幾年也有很多。這其實是一個好現象,值得鼓勵。

    不管怎麼樣,出家吧,其實都是好事。

    但好多人呢,我們該知道,都有自己的因緣,究竟做到哪個地步,各有各的業緣果報,我們不必太在意。

    出家,是為了修行出世間的無上甚深的大智慧法門,獲得十方聖賢菩薩那樣的大智慧。但也該我們世間凡夫和很平凡人,也都能夠做的事情。看淡一點,就沒有問題了。

    我們物質生活滿足了以後,必然會走向內在精神世界的發展方向,這是肯定的。

    名人們的出家,也正是這樣,很正常的事情。他們獲得了自己滿足的物質生活之後,就會發覺自己的幸福感和存在感,還是不那麼高,沒有達到預期,所以再會向精神世界去攀登和追求,是自然而然事情。

    不管是哪種人去出家,我們都不該看做是避世,都該是好事。出家即是大丈夫的事,也會是很平凡人的人生。該這樣定位,這個出家人的事,才是一個很平淡的心態。平常心,是道心。

    但有些大丈夫的出家事業,是為了追求完美的生命,得到真理和智慧。他們絕不去僅僅是混口飯吃,就完事,還志向高遠,這也很厲害,是出家僧眾之中的棟樑之才。

    出家人型別不一樣,種類不一樣。也是有的。有些具體的情況,因為個人因緣不同,個人資質和先天條件不同,就顯出不一樣情況。

    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社會大眾不必多說,各有業緣果報。業力不同,果報不同,也是在所難免的事。

    對這些出家人,我們也要寬容大度一點,不要用嚴格的要求來說事,但願人們對待他們,也像對待自己那樣,才好,才是正常的心態,不要強求什麼。

    還是寬容、平淡一點好,誰不知道事情真相與究竟境界呢?這裡抱著難得糊塗的心態,正是超級智慧。佛說: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嘿嘿,連佛祖都這樣說過不是?所以呢,還是不要再嚴格要求的好。更不要進行對他們的人生攻擊。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所以說呢,這個出家的事兒吧,其實絕對是好事兒,不是避世消極的處世心態,而是為了求得生命的解脫。得到生命的歸宿,是為了證明這件事情。

    明星出家,也該是為了這個目的,想著別人,要往好處想,我們三觀才越來越正。

    這樣去想,人生才有意義,出家才顯得格外美好莊嚴。這才能找到自己喜歡的人生價值觀。

    但要記得出家人中流傳一句話,就是說,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角戴毛還。

    這個話意思是說,真正的出家人呢,是為了解脫自己生命奧秘,是為了解脫自己生死的問題,才去出家的。

    而不是去那個看似安靜的地方,找個避風港,逃離世間所有的苦惱和麻煩,才去的。

    這個話題,嚴重了些,不多說。還是打住為妙。

    如果我們出了家,在那個地方,你要做的工作,其實很多,本應當要更加努力去學習和工作,要知性合一,心口合一,做個真正好人,不要辜負了出家的本來目的,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出家人的飯,其實很不好吃。你不能擁有財產和金錢財富,不能擁有超過規定的一點點東西,才是符合要求的。

    這個事情,就是戒律規定了,出家人,不能違背心願,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

    如此去做,才有可能得到清淨安樂的無上道心。才能修行證道。

    所以,佛世尊就對出家人制定了戒定慧三學。只有用戒定慧三種修行,才能剋制降服一切魔障和惡業,證得無上道。出離世間苦海。所以,佛世尊說,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做艾灸調理脾胃需要天天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