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絕對收益
-
2 # 溪月未央
如果僅僅是挑戰,其實俄羅斯與北約在歐洲部分是旗鼓相當甚至還略有領先的。自克里米亞事件以來,在歐洲地區的事務上,俄羅斯一直是有優勢的,近期甚至已經著手辦理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的入籍手續,準備正式接收。但從全球範圍內北約與俄羅斯的對比上講,主要還是美國在和俄羅斯進行一種影響力的爭奪。從土耳其到伊朗。到處可見的是美俄對抗,而不是北約整體與俄羅斯的對抗。所以目前來看北約在對抗俄羅斯的作用上或許僅僅侷限在了歐洲地區,而這正是俄羅斯目前的優勢地域,所以單論挑戰的話俄羅斯是完全有能力應對的,甚至能反過來給北約找找麻煩。但是優勢歸優勢,在蘇聯時期強行的對東歐盟友進行內政上的干涉之後,解體之後剩下的俄羅斯就已經失去了對東歐地區的輻射,甚至波羅的海三國都已經投入北約的懷抱,倘若俄羅斯一定要重回東歐,除了著手顛覆原華約國家之外,就只能是戰爭了,外交上在蘇聯時期就已經交惡,現在已經有所芥蒂,所以保持東歐的影響力我覺得是不對的,倒不如推算一下俄羅斯重回東歐的可能性有多大。
-
3 # 胡家成
北約作為冷戰時期的軍事組織,作為對抗華約的大本營,在華約解體時應該同時解體。它不斷沒解體,還實施了幾輪北約東擴,步步進逼俄羅斯,俄羅斯進行自衛反擊,遏制了北約繼續發展勢頭。
冷戰結束後,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全面倒向西方,幻想成為西方民主社會的一員。西方對俄羅斯融入西方並不感興趣,只是想繼續瓦解俄羅斯,讓其失去與西方對抗的實力。為此建立了"北約—俄羅斯理事會",名為密切聯絡加強合作,實為約束、監督俄羅斯的動向。
北約進行幾輪東擴,把前華約成員國、波羅的海國家納入其版圖。未與俄羅斯溝通,對俄的斯拉夫兄弟前南斯拉夫進行78天的狂轟濫炸,直接打臉俄羅斯,終於讓俄羅斯認清了西方的現實,開始進行反彈,俄羅斯把先進的防空導彈對準北約。
在反俄急先鋒喬治亞、烏克蘭,俄羅斯終於扭轉了局勢,變被動為主動。喬治亞的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被肢解,吞併克里米亞,烏克蘭東部的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也處於半獨立狀態,是否能獨立,鑰匙在普京手裡。北約基本停止了推進步代。
在東歐,俄羅斯的勢力範圍大為縮小。華約解體後,原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紛紛投向西方,反俄仇俄,大搞去俄化運動。波羅的海三國和一些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也加入反俄陣營。
東歐只有塞爾維亞與俄羅斯保持戰略伙伴關係;在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哈薩克斯等中亞國家和白俄羅斯仍與俄羅斯保持睦鄰友好關係。
地盤減少、勢力範圍縮小是俄羅斯在全球與美國博弈的重要原因。
回覆列表
影響力可以分三個方面:意識形態,軍事,經濟;所謂應對挑戰應該更多的是軍事和經濟方面。。。目前短期看俄羅斯對來自北約的壓力應該還是可以應付,主要在軍事上擁有前蘇聯的底子,而經濟上靠石油天然氣和軍火出口也能夠勉強維持。。。但普京這個人個人魅力是有一些,但執政方面比較缺乏長遠規劃,偏向於應激型管理,近幾年國內經濟乏善可陳,加上國際社會的經濟制裁,國內百姓平均生活水準停滯不前;意識形態方面在前蘇聯之後普京沒有什麼讓人刮目相看的明確思路,缺少一個清晰的意識形態定位,本國民眾都缺乏共同認知更無從說起對東歐的影響了,如果說影響倒不如說靠軍事力量的震懾更準確一些;長此以往,北約方面依仗民主自由的意識形態很可能會逐漸侵蝕掉東歐及前蘇聯的成員國家,而俄羅斯既缺乏令人信服的意識形態領域的有效滲透又不具備像中國這樣強大的經濟支援力度,單靠軍事震懾到底不能維持長久。最多也就是說勉強在普京任內維持個不撕破臉的程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