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看別人臉色,是不是這個人生氣了!
6
回覆列表
  • 1 # 稻草人之愛

    孩子出現這個狀況,是一步一步而來的。

    ~~~~~~~~~~~~~~~~~~

    孩子在0-1歲的階段,主要的心理發展任務是獲得信任感,防止懷疑感。具體說來,孩子剛剛來到這個世間,什麼都是陌生的,就連母親也是逐漸認知的。

    那麼,如果父母對孩子愛護有佳,對孩子很好。孩子就會從父母那裡獲得信任感。這種感覺讓孩子長大後,會相信他人,是【Sunny】的人生。

    而如果父母失去了自己的責任,對孩子不理,或者沒有時間照顧,逗孩子。孩子就會覺得他人是不可信任的,會有【安全感的缺失】認知。

    第二步、【因為不信任,從而很粘人】

    性格中有了【懷疑】的標籤,成長中就不會輕易相信他人,總覺得他人靠不住,一點風吹草動就會懷疑那個人。

    而如果有人對自我比較好的時候,就會產生矛盾感。一面,依然是不信任,除非這個人可以24小時守在自己的身邊。

    一面,卻又擔心這個的離去,所以特別敏感這個人的情緒、行為表現。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喜歡看他人臉色而進行判斷。

    第三步、【敏感升級之後就是抑鬱】

    而當個體得到的安全又再次失去後,會更對他人存在懷疑感,內心的大門是關閉的,不會輕易對他人敞開。

    情緒低落、自卑、壓抑、孤獨這些負面情緒會接踵而來。直到情緒泛化,徹底的活在自我的世界裡,就變成了抑鬱症。

    ~~~~~~~~~~~~~~~~~~

    時光不能倒回,我們不能重新活過小時候。只能用愛去理解敏感型人的心態,積極的去引導,正向面對過去。

  • 2 # 囧女無憂

    所謂安全感,本質上是一種獲得滿足、確定和控制的心理體驗。

    表現在物質和精神兩方面。

    主要是身體需要、物質需要、社會需要和情感需要幾方面能夠獲得滿足感,確定感和控制感。

    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中,安全的需求是基礎,僅次於吃喝拉撒的基礎生理需求。

    這兩個基本需求得到滿足,身心才有追求更高層次需求的願望和能量。

    而缺乏安全感,顧名思義,就是一種對危險和威脅的心理體驗。身體、物質、社會和情感某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滿足,甚至被侵犯、被剝奪,失去確定、失去控制的感覺。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內心很敏感呢?

    首先要了解,什麼是敏感?

    一是感官的敏銳,表現為善於感受和捕捉周圍環境(包括人的言行舉止內心世界)的變化。

    就好比常常被貓追逐的家鼠,比生活在田間地頭的田鼠,更善於捕捉貓的動靜,環境需要它對潛在威脅時刻保持專注,始終處於蓄勢待逃的狀態。

    人也是如此,在缺乏安全的環境中,感官只能時刻維持敏感,身體保持緊張,如同拉緊的弓弦,隨時處於戰鬥或者逃跑的準備狀態。

    二是表現為對危險和威脅的放大、誇張,甚至想象。

    長期的不良心理體驗,會在大腦建立一系列相關的神經通路。通路被反覆刺激,讓啟用變得更為便捷和容易。微小的刺激便能駕輕就熟地產生一系列連結,啟用原本與事物本身無關的那些部分,也就是記憶中的不良感受和情緒。從而在無意識中,在想象中,放大和誇張事物的威脅。

    威脅的加重刺激身心更加敏感和緊張,形成惡性迴圈。

    以上,就是缺乏安全感的人,而不僅止是孩子,往往內心敏感的主要原因。

    這種匱乏的思維與行為,起初只是一種精神因素。但是長期以往,便會形成我們大腦的某種加工程式,參與我們的生命調控,從而影響甚至掌控我們的生命方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國志》11群雄割據超級難度,已佔領百分之六十五城池,作戰的俘虜殺還是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