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清湯燉蘿蔔
-
2 # 獼猴桃大享
賬號926
19人看過2019-03-27更新
對於大多數農戶來說,接收新鮮品種與種植方法的程度比較慢,主要是,農作物是農戶口糧的保證,誰都不願意輕易的嘗試新的事物。所以,要帶動農戶種植,可以透過以下幾個方式
方法/步驟
1/7 分步閱讀
宣傳推廣。最好是集中開會的形式,以影片教學為宜。因為,影片看著直觀,容易接受,就跟看電視劇一樣,容易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
2/7
儘量不要直接發一本書或者宣傳手冊就完事了。這樣大多數農戶都不會去仔細翻閱的,宣傳效果幾乎等於0
3/7
第一次種植,可以挑選自願嘗試的農戶,讓他們種植的結果來驗證種植的效果
4/7
如果第一次並沒有願意場次的農戶,那麼,可以給予擔保的形式。比如,一畝地承諾多少收益,如果沒有達到,就給予多少補貼。如果收益達到了,給予多少獎勵。這樣就會有人願意嘗試了
5/7
假設第一次的種植嘗試因為天氣等等各種原因失敗了,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這個時候要及時的給予補貼。另外,總結原因,發現並解決問題,徵集第二次嘗試的農戶
6/7
只要種植成功了,見到了實際的收益,其他農戶就會自然而然的跟著種植了。整個帶動種植也就見到成效了
7/7
農戶通常都沒多少時間與心思去仔細研究宣傳冊,所以,最好的宣傳形式就是影片教學。最好的帶動手段就是讓他們看到實際的收益,否則,效果不會理想
-
3 # 渝與漁
種植業和其他行業一樣,會做就賺錢,不會做就虧本。要想賺錢。
注意三點:一是適度規模,以家庭勞動力為主,農忙時聘請幾個臨時工即可。千萬不要請幾個長工,那樣你就是為他們打工了。二是選對種類品種。一定是目前少,前景好,門檻高的品種,否則容易一哄而上。三是要有技術,懂營銷。技術決定產量和品質,營銷決定能否賣出去,賣個好價格。兩者缺一不可。以上三點,缺一不可。
-
4 # 無吳五
種植企業帶動農民發展,是一件比較好的事情。這樣形成的訂單性的農業,可以很大程度上改變農產品滯銷的問題。但是應該怎樣做才能更好的保障農民的權益,農民的利益呢?
企業要有責任心,良心。為什麼重點說企業責任心,良心呢?這些都是有前車之鑑的。有很多不良的企業,在沒有種植的時候,基本上什麼都好。但是到了收穫的時候,就開始壓低價格,或者是不收購。到後來利益受到損失的都是農民。
在這裡,種植以前達成的協議,或者是合同。企業就比須按照合同,協議的內容來收購種植出來的農產品。
依託農民種植為基礎,在一定的種植範圍內建立加工廠。在我們國家來說,現在很多的農產品加工企業都開始依託產業基地來建設廠房。這樣做好處還是比較好的。
第一,首先可以降低加工,運輸的成本。
在依託農作物而建加工廠的時候,在是從長久時間而考慮的。可能在一年兩年的時間內,不會看到這樣做帶來的成本降低。但是在時間長了以後,這個特點就會慢慢地顯示出來。
第二,帶動區域發展,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產業鏈。
企業帶動種植戶們種植,然後透過加工廠在增加就業量,提升區域經濟,增加農民的收入。
這種企業帶動農民的案例,在中國很多地方都有過類似的情況。如果要發展起來,主要的還是在於企業。
回覆列表
互利共贏,企業選好種植專案,企業育苗發放村戶種植,企業指導種植技術和鼓勵性福利,等農戶種植成功後負責收購農戶的農產品,建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