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尹惠敏

    有人說:人與人之間最累的關係就是感覺話不投機,說得越多越費勁,最後只能無話可說。

    其實,想讓別人喜歡聽你說話,要先掌握正確的表達方式。你對別人說話的樣子,決定了你在別人眼中的樣子。

    一是,多說你喜歡的,而不要總說你討厭的。

    你可能碰到過這樣的人,他們擅於提否定意見,不論什麼話題都能挑出毛病來,說自己不喜歡這個、不喜歡那個。

    比如,朋友聚餐,他一上桌就開始各種點評,覺得這道菜太鹹、那道菜賣相不好。原本大家吃得開心熱鬧,結果被他一番差評,搞得其他人也食慾漸失。

    說話的人可能並沒有惡意,但這種說話方式卻很容易在無意間傷害到別人的自尊心。而當否定別人成為你的一種習慣,只會讓人失去和你交流的慾望。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親疏遠近不同,但有一個共同的說話準則:要懂得顧及對方的感受。其實,同樣是提意見,完全可以換個方式。假設你想告訴朋友黑色不適合她,可以說“你穿紅色那件衣服會更漂亮。”這樣,既表達了看法,對方聽起來也好接受得多。

    發表看法時,多使用積極肯定的詞彙,多以讚美代替批評,彼此才能相處不累、久處不厭。

    二是,多說“我理解”,而不是“你應該”。

    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煩心事,我們會成為安慰者,也會被人安慰。但溝通需要技巧,如果你發現一番好意總是不被人接受,那可能是因為你太習慣在別人心情不好的時候講道理。

    我的同事中,就有這樣一位“正確”先生。他有一副熱心腸,看到有人不開心,都會主動上前詢問,緊接著便開始分析原因、指出對錯利弊,試圖說服對方“你應該如何如何去做”。可想而知,雖然他的出發點是好的,結果還是容易弄巧成拙,引起不少誤會。

    在人感到煩惱痛苦、委屈難過時,往往更想要一份寧靜的傾聽、一份溫暖的理解。就像朋友跟你說,她因為胖而被人嘲笑,那麼你首要的迴應可以是先告訴她“我理解你的這種心情,我知道你需要安慰。”等她心情有所平復之後,再建議她要做適當的運動、注意健康飲食。

    或許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很多時候,一句“我理解”卻可以成為一束光,為身邊的人帶來鼓勵,幫助他們面對困難。

    三是,多用徵詢的語氣,而不是直接命令。

    好的感情,都是努力經營出來的。哪怕關係再親近,言談之間也要注意方式方法。

    一位鄰居阿姨,之前總認為她先生不夠體諒自己,下班都不主動幫忙做家務,兩個人經常會因這類家庭瑣事爭吵。不過,從去年開始,她學會了換一種方式說話,讓夫妻倆的矛盾緩和很多。

    以前,她想讓先生幫忙洗碗時,都是用命令式的語氣。現在,她會說:“你可以幫忙洗個碗嗎?”每當她這樣問完,她的先生也很少會拒絕。

    用徵詢的語氣和人交流,能夠給予對方充分的選擇權,讓對方感受到被尊重被認可,自然就會更願意配合你、支援你。

    把這個道理放在其他的人際交往中也是如此。我們常擔心自己該不該麻煩別人,其實麻煩別人也並不一定就是壞事,關鍵在於你是否懂得用正確的方式提出請求。

    聽過這樣一句話,“學會說話,非常容易。但學會說讓別人愛聽的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言語的力量超乎我們的想像,說話的藝術,說到底就是生活的藝術。掌握好說話的語氣和技巧,用令人感到舒服自在的方式與人交流,你也可能成為生活的贏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父親犯大忌被皇上賜毒酒,賈道衝直言替父喝下,皇差如何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