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日肖叔

    日本軍隊最優秀的十個乙級師團和十個甲級師團相比就差距太遠,沒有什麼優秀可比。一個甲級師團相當於中國二個師的人員武器火力配置。二戰時日本最著名的鋼軍第一軍第五軍第八軍就相當於中國五個軍,這三軍也是侵華血屠南京的劊子手,中國軍隊二戰時常常被日軍隱瞞的戰力所矇蔽所以吃了很多虧,但乙級師團的戰鬥力和武器裝備配置就差遠了。

  • 2 # 馮才祥

    日軍乙級師團戰鬥力不可小視。一個師團可以抗擊國軍二個軍。其實日軍在抗戰後期幾乎都是乙級師團在中國作戰,甚至丙級師團也大量投入進攻,丁級師團作為守備隊駐守據點和城池。總之日軍的戰鬥力在中華大地上可以猖狂一番。

  • 3 # 慕什塔戈

    日本新式軍隊始自幕府末年。19世紀末,德國“突擊群”步兵戰術傳到亞洲以後,日本迅速成為德國陸軍的狂熱擁躉,遂全面師從德軍,按照德軍每個師1.8萬人的架構,組建自己的基本戰術單元——師團。截至一戰後期,日本陸軍共計成立了21個常設師團,這便是日軍甲級師團的前身,也構成了日後發動侵華戰爭的兵力基礎,可以說,抗戰後期盤踞在東南亞各處戰場上的170餘個師團都與這21個常設師團有著或多或少的歷史淵源。

    1922年8月~1925年3月,日本前後兩任陸軍大臣山梨半造和宇垣一成實施了三次裁軍,在裁減陸軍員額9.4萬人的基礎上,將21個常設師團中的第13、第15、第17和第18師團予以裁撤。1938年以後,隨著中國戰場上的抗戰形勢日趨嚴峻,日軍急於組建多種型別的部隊,以便應付進攻、登陸、駐屯、治安等各種任務。為此,日軍恢復了裁撤多年的第13、第15、第17和第18師團,將這四個師團定編為乙級師團,又在此基礎上,組建第101、第104、第106、第108、第109和第110師團,從而構成首批成立的10個乙級師團。

    抗戰爆發後,日軍甲級師團的編制員額早已突破1.8萬人的架構,達到2.8萬人左右的兵力規模,而乙級師團中的第13、第15、第17和第18師團又是從撤編常設師團中得以恢復的單位,其兵力規模自然與甲級師團相差無幾。同樣編有2個旅團,每旅團下轄2個步兵聯隊,此外,師團長還直接掌握工、騎、炮、輜重各1個聯隊,全師團共計8個聯隊,總兵力達2.6萬人左右。由於乙級師團中的第101、第104、第106、第108、第109和第110師團最初是由日本本土守備部隊組建而成,其編制實力明顯弱於甲級師團,雖同樣編有2個旅團和4個步兵聯隊,但沒有騎兵聯隊,只編有1個騎兵大隊,且每個步兵聯隊均有所缺編。合計起來,全師團的總兵力可達2.4萬人左右。

  • 4 # 歷史軍魂

    感謝邀請!在抗戰全面爆發之前,日本共有17個常設師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甲種師團。這些甲種師團實行2旅團4聯隊制,加上工、騎、炮、輜各一聯隊以及師團部、兩旅團部的非戰鬥人員共28200人。抗戰全面爆發後,由於日軍馬匹的不足,在甲種師團的標準上壓縮了騎兵聯隊,改為大隊(個別不設騎兵)。轄2旅團(每旅團2個步兵聯隊),工、炮、輜各一聯隊,共7個聯隊,加上一師團部、兩旅團部的非戰鬥人員共24400人。 這種師團被稱為“乙種師團”或“馱馬師團”,這種師團的戰鬥力很強,絲毫不低於甲種師團。

    武漢會戰之後,日軍為了適應作戰的需要,對軍隊的編制進行了調整。從1939年10月起,日軍的師團由四單位制改為三單位制,即日軍的師團取消了旅團的編制,師團直接下轄三個步兵聯隊。甲種師團有兩類、一類為原有的常設師團、總人數為2.1萬人,擁有三十六門75mm山炮或野炮。一類為原有的特設師團與三單位制師團,總人數為1.8萬人。乙種師團也是三單位制師團、只是沒有炮兵聯隊與騎兵(搜尋)聯隊,總人數為1.4萬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優秀的推免保研了,我放棄推免考研是不是更有優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