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上將噯福斯

    這個我知道,因為黃河大鐵牛就在我的家鄉。

    唐大鐵牛堪稱國寶。一共有八隻大鐵牛,每一隻大鐵牛身邊還有一個牽牛的鐵人。鐵牛、鐵人都有真牛、真人大小。

    八隻鐵牛分佈在黃河兩岸,作為黃河浮橋的地錨,東岸山西4只,西岸陝西4只。

    鐵牛牽引著浮橋,橫跨黃河之上。將黃河天塹變成通途。連線起關中與河東,這兩個唐王朝最重要的戰略區。

    鐵牛是唐明皇李隆基鑄造的。後來由於戰亂,黃河浮橋被毀。鐵牛也沉入黃河。難覓蹤跡。

    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山西運城永濟市,才發掘出4尊大鐵牛,使這一稀世珍寶重見天日!

    剛發掘出來之時,大鐵牛表面鏽蝕嚴重,好在大鐵牛通體都是精鐵鑄造,非常厚實。後來經又過技術處理,才恢復光彩。

    現在的大鐵牛及牽牛人,通體都塗有黑色油漆。可以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不怕風吹雨打。

    所以,雖然建設了展覽館,但是大鐵牛被整體抬升,放置在露天展出。

  • 2 # 史海探趣

    曾經在永濟市生活過幾年,所以對黃河鐵牛情況略有了解。

    唐朝黃河大鐵牛存於山西省永濟市黃河東岸蒲津渡遺址公園,鑄造於唐朝開元12年,當時為了保證河東(運城)地方硝池所產食鹽能夠源源不斷的供給長安,而在蒲津渡建造鐵索橋時作為地錨鑄造的。其實當時鐵牛共有兩組,目前出土的只是河東岸的一組,西岸另一組尚未發現。出土的共有鐵牛4尊,鐵人4個,鐵山2座,鐵墩4個,七星鐵柱一組7根。自1989年挖掘出來後,一直露天陳設,並沒有採取遮擋措施。遊客參觀時還可以近距離接觸,包括觸控、合影等。看似不同於常規的文物禁止觸控、拍照,防止損壞文物。其實,這樣的方法也是專家經過考證,而採取的一種非常另類的文物保護措施。

    黃河大鐵牛剛剛挖掘出來時,由於長期處於黃河水下,被泥沙和河水封閉,外觀體態依舊十分完好。由於其體量龐大(鐵牛單隻長約3米多,重量45-70噸),挖掘出後在當時並沒有搬運轉移,相應的保護措施也沒有跟上,經過一段時候發現鐵牛的位置處於黃河灘塗區,在地平線下十米深處,由於地下水位的影響,鐵牛很快就鏽跡斑斑,面目全非,四尊鐵人的表面更是層層剝離,如不及時救治,將會變為一堆廢鐵。

    為了保護鐵牛,有關部門和專家論證了許多方案,最後確定把鐵牛原地提升12.2米,擺脫了地下水對鐵牛底座的侵蝕。另外,根據河北滄州鐵獅子文物的慘痛教訓,不設遮擋。(滄州鐵獅子為後周文物,重30多噸,歷史價值極高。1957年,地方政府為了保護而專門修建了遮風避雨的涼亭。但由於見不到Sunny,鐵獅子反而鏽蝕得更快,才於1972年將亭子拆除。1994年,鐵獅子的左後腿上出現裂紋,以後開裂速度加劇,周身出現多條縫隙,四條腿酥裂尤為嚴重,又用水泥澆灌內部進行加固,不料水泥更加加劇了鐵獅的鏽化。導致現在鐵獅已經名存實亡,僅剩一副斑斑爛殼,只能依靠外部支撐來維持。是文物保護界典型的失敗案例)。

    同時,在簡單除鏽後,鐵牛外觀不做防護處理,因為古人其實在鑄造時已經考慮到生鏽問題,在澆築材料上做了文章。另外,遊客近距離觀賞、撫摸,手上的油脂能夠為鐵牛增加保護層。

    所以,看似露天陳設、不做防護,其實已經是最好的保護了。現在歷經1000多年的四座大鐵牛及鐵人依舊栩栩如生、完好無損,這不得不說是一件幸事。

    同時,我們也期待著河西的那組鐵牛早日被發現,重新站在人們前面,與河東鐵牛相對而立,再現大唐盛世的輝煌。

     

     

  • 3 # 遍遊江浙滬的小陸

    主要是現在對於這種古文物的保護,沒有可以模式化去推行的方法。最典型的例子:滄州鐵獅子。原先蘇聯專家提出來給鐵獅子造一個涼亭把它保護起來。結果因為涼亭壓制溼氣不能排出,反而加速鐵獅子的生鏽。(雖然我們花了很多心思試圖保護文物,如今的鐵獅子表面還是有多處受損,一隻腿還給弄斷了,不得不靠外力支撐)前車之鑑使得我們不敢對這些珍貴文物輕易下手。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黃河鐵牛因為允許遊人靠近觸控,表面已形成一層包漿,反而延緩了鐵牛生鏽的程序。所以說有些時候“無為而治”不代表“不作為”,看似晾在原地不做處理,其實還是有其考量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流浪地球》好看嗎?什麼時候在愛奇藝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