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龍哥說教培
-
2 # 愛你的燦燦哥哥
沒過時,但不能濫用。
如今,“老師”這個稱呼有所貶值,因為“老師”太多了。
但如果你遇到一個對你人生起到深刻影響的“恩師”。
用“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句話,依然是很合適的。
這句話的背景要搞清楚。古人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是建立在傳統倫理觀念下父子關係的尊卑分明基礎之上的。如果按照現在的平等觀念去看,是體會不到其中的深沉情感的。
誠然,如今已不是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封建時代,但傳統倫理道德對人心的正面約束作用也不能隨便拋棄。
曾仕強老先生曾經說過,在中國就是講“倫理”的。沒有倫理,爸爸“搞不過”兒子。怎麼理解?因為我們民族的性格就是,佔據優勢的時候,難免有點小“膨脹”。但由於倫理道德要求,我們必須尊敬父母和師長,所以,不管未來賺到多少錢,有多高的地位,看到昔日的老師,我們會低下頭,恭敬地打招呼。
這樣一來,社會風氣才不容易墮落。
先理解,後踐行“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理解這句話之前,先搞清楚,我們對父母尊敬了嗎?如果對自己的父母不尊敬,那無論你是“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也好,或者“一日為師,終身為母”也好,你都不是在尊敬你的老師,僅僅是在尊敬老師的地位和老師帶給你的資源罷了。
如果沒有真正理解傳統倫理,那這句話不要也罷。
但如果能夠理解傳統倫理,並反思自身,規範自身,這句話便永不過時。
-
3 # 陸滿庭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其實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很突出的“感恩”的理念。
中中國人最講究感恩,典型的成語或俗語有:
“知恩圖報”、“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等,是教育大家要報答恩情的;
“飲水思源”這一類是告訴大家哪怕不能報恩,也要感激別人的;
“烏鴉反哺、羊羔跪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鼓勵人們尊敬長輩,因為我們的成長都離不開父母親人們的呵護,並且我們還要傳承這種恩情,讓後人也能享受到我們代代相傳的愛護後輩的優良道德;
“尊師重道”、“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些,則是倡導大家尊師重道,因為老師是給大家傳道授業解惑的,是大家獲取知識、不斷進步的重要途徑,也是一種恩情,值得尊重,該當感激。
社會上整體倡導感恩的風氣,整個社會才是一個積極向上的、充滿正能量的、正向迴圈的社會。
這些道理,即使到今天,也是完全適用的,並沒有過時,並且應該大力提倡,對個人來說,也將是會令自己終身受益的。
-
4 # 使用者4949473786485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永遠也不會過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很正常。為什麼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師傅教你知識,教你做人,傳你技術傳你手藝。學成之後你用和他學到的東西賺錢養家。也就是說你有了出路,有了飯吃。現在的技工,高才生,科學家,藝術家,就連做生意也是有師傅教的。為什麼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就是這個道理。人這一生都離不開老師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凡事指點過你的人都是老師。所以說對待師傅就應該向對待父親一樣尊重要孝敬他,感謝他的授業之恩。古人都知道尊師重道。現在社會進步了反而這種意識到淡薄了。不知老師出了問題還是學生出了問題,值得深思。
-
5 # 夏恩online碩士英語
這句話是否過時?是問這句話現今有多少人知道嗎?那多的是。問現今有多少人嘴巴還會掛著這句話嗎?那應該沒多少。是問有多少人信這句話嗎?少得很。但若是問現今有人真正做到嗎? 不談把老師當父親一樣奉養照顧或守孝,單單就只需要把老師當做父親一樣終身尊重,過年過節需含問暖,我活到40還沒遇上幾個。
-
6 # 孫老師談家庭教育
作為老師,做好教書育人是本職工作,沒必要把自己抬的太高!
學生尊重你是好事,學生不尊重你,也沒必要計較。人是為自己活著,不一定需要讓人人滿意,自己做好工作,對得起良心就行。
更何況,現在是經濟社會,人人圍著錢轉,都在追求效率。十年後學生還能不能記得你都是問題,何談終生為父?
-
7 # 豬蹄雞爪辣子雞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過時了嗎?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先解釋下這句話的意思。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哪怕只教過自己一天的老師,也要一輩子當做父親看待。比喻十分尊重老師。
所以“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不過時。
中國的教育發展了幾千年,“尊師重教”成了中華民族歷來的傳統美德。然而,“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理論,我們也應該理性地對待,這主要是從情感上來說的,在獨立的人格上來講,無論師生關係存在的時間有多長或者多短,師與生都是獨立的。也就是說,老師是被人尊重的,不是去要人家去尊重的。老師不僅教書、更要育人,人識字不是僅僅為了看書識字,主要是通過識字習文,懂得一些如何去做人的道理。所以老師不僅要有文化,更應該要有的良好道德修養,授人以德,否則,已言不慎,何以勸人。
-
8 # 大型貓科類
我們先說為什麼會有這麼一句話呢?
第一是因為古時的教育成本高,好的老師萬中無一,機會難得;
第二是讀書的回報大,地位高。
所以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是正常的,畢竟高投入高回報嘛。
現在呢,讀書是一件很普通的一件事,不像 古時那麼難得,所以沒有以前那麼珍貴了。
所以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說法已經過時了,但是沒有古時那麼珍貴不代表就很廉價。
現在的說法我覺得應該是一日為師,終身為師。
只要老師有盡到到師道,那麼我們就應該一直尊重老師,而不是隻是在受教導的時候才尊重,之後就放到一邊。
知識是值得尊重的,教導我們知識的老師自然也是值得尊重的。只有這樣我們的文化,才能源遠流長,一直存在。
-
9 # 長春教育八卦陣
理論是對!實質不對!在中國的《漢語成語詞典》中有“一字之師”條目,那意思就是說:一個人縱有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也不一定天下第一,仍有不足和需要學習的地方,人之所學,各有所長,就是一“字”也可以成“老師”,可見得誰都可以是誰的老師,過去你是學生文化上的老師,而現在學生可能是你生活上的老師,做人上的老師,社會實踐上的老師,有些學生已成為專家教授,他現在完全可以做你的老師,事實上,有好多曾經是學生的學術理論與科普知識被自己原來的老師所學習,應用。
-
10 # 小伶評財稅
這句話永遠不過時。
俗話說:“一日為師,終生為父”,這句話時刻提醒我們尊師重道的優良傳統,不能忘記。
師父交給我們謀生的生計,讓我們在這個社會可以有立足之計,如同我們的親生父母,我們要時刻感恩。
回覆列表
首先,表明我的態度,我覺得並不過時。這是因為:這句話的本質上是提倡我們尊師,並非字面意思上所說的把所有的老師都認作自己的爸爸!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引自清代詩人羅振玉《鳴沙石室佚書-太公家教》:弟子事師,敬同於父,習其道也,學其言語。……忠臣無境外之交,弟子有柬修之好。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這段話的意思是:意思是哪怕只教過自己一天的老師,也要一輩子當做父親看待。比喻對待老師要像對待父親一樣敬重。
自古以來,“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就是中國的傳統美德。一方面,是因為老師有傳授知識、教育成人之恩;另一方面,也是樹立師威的重要方式。在中中國人的觀念中,老師和學生的關係,是師傅和徒弟的關係,是教育和被教育的關係,是上和下的關係。所以老師的講臺要高出學生的座位一截,學生見到老師要給老師鞠躬。
在“書中自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的社會環境和氛圍下,通過學習讀書實現理想是人們通往Sunny大道的主要途徑。可以說,老師是在父母之後給了學生第二個生命,由此可見,老師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也正是“尊師重教”的主流觀念,使得中華傳統文化源源流長、綿延不息。很多關於讀書人的故事流傳至今,讓人越發對“老師”這一專屬詞彙心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