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周千文12345

    朱棣深知屠侄篡位,在歷史上必然汙點赫然,對朱家皇族而言是罪孽深重,所以,必須採用最強硬、最殘暴、最有威懾性的手段和懲罰,才能最大限度地堵住悠悠之口,把讀書人嚇得膽戰心驚、魂飛魄散,才有可能儘量洗白、掩蓋這段不光彩的歷史。

    故而,朱棣必須用最具代表性的知識分子作為祭品,強力表達不計一切、不擇手段、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決心和血腥。

    所以,方孝孺是必死無疑的,他自己也很清楚,屈服是死、不屈服也是死,只有青史留名一條路。

  • 2 # 文史宴

    這個問題就跟問“女真入侵,岳飛為啥不投降?”一樣,朱棣謀朝篡位,為一己私心挑起數載干戈,殺人數十萬,罪大惡極,方正學先生作為儒生的代表,道統的化身,怎麼可能向魔王屈服?

    考察建文前後史事,朱元璋從沒有傳位朱棣的意思,很多朱元璋欣賞朱棣勝過朱允炆的段子已經被證實是朱棣編造的,朱棣的親媽也不是馬皇后而是蒙古妃子,也就是說朱棣只是個庶子,毫無奪位的希望。

    而建文帝則是朱元璋寄予厚望的繼承人,因為朱元璋老年風格轉變,準備推行儒家仁政,有助於坐穩江山,本來是準備讓太子朱標來推行,並且幫助朱標培養了未來的輔政官僚集團即懿文東宮集團,但是朱標英年早逝,朱元璋遂轉而悉心培養建文帝,並且對建文帝即位後重新整理政治抱有極大的期望,建文帝即位後各種政策也深得民心,但是最終被朱棣在軍事上戰勝,作為建文帝那些深入民心的改革的重要助手方孝孺,同時還是一代儒宗,怎麼可能臣服朱棣?

  • 3 # 讀史溯源

    弘毅為您做最專業的解答!

    在正史裡,沒有朱棣滅方孝孺十族的任何記載,方孝孺的族人和學生死了很多倒是真的,至於方孝孺為何寧死不屈,我們要從在《方孝孺傳》中的記載找答案。

    一開始,朱棣並不想殺方孝孺,因為他是天下讀書人的領袖,大儒。姚廣孝曾跟朱棣說過:“破城之日,方孝孺必然不會投降,千萬別殺,如果殺了方孝孺,天下的讀書人都會記恨”。朱棣對此甚為贊同,想讓方孝孺寫詔書,讓自己繼承大統更名正言順。可惜,想法很美好,現實太骨感!當方孝孺進入大殿時,嚎聲大哭,朱棣寬慰他說:“先生不用痛苦,我是效仿周公輔佐成王”。方孝孺反問道:“成王在哪?”,朱棣回答,自焚死。方孝孺問,為什麼不立成王子嗣為帝?

    朱棣說:“皇帝應該為成年人”。方孝孺問:“為何不立成王之弟?”朱棣說:“這是我的家事”。然後讓手下拿過筆來,說:“詔書一定要由先生來寫”。方孝孺把筆往地上一扔,邊哭邊罵,死就死,絕對不會寫。朱棣大怒,命人拉出去車裂在街市,方孝孺慨然赴死,臨死做絕命詩。

    以上為正史中,朱棣與方孝孺的對話發展過程。可見方孝孺早已抱著必死之心,對待朱棣完全不客氣,給自己不留任何餘地。方孝孺之所以這麼做有如下原因:

    1、方孝孺的性格品行極為端正,忠心為主是他的人生信條。眼光老練的朱元璋對方孝孺十分欣賞,曾對朱標說:“此莊士,當老其才”。意思為,方孝孺品行端莊,可以用到老。方孝孺被仇家舉報,逮捕進京,朱元璋都把他放了,可見對方孝孺的認可程度。如此性格,不屈服也不足為怪。

    2、建文帝朱允炆對方孝孺有知遇之恩,與方孝孺的感情更是亦師亦友,國家大事都會與方孝孺商量。朱允炆讀書時,遇到難題也會請方孝孺講解,他們之間如此深厚的感情,也支撐方孝孺硬抗朱棣的威迫,誓死不屈。

    3、方孝孺的家風決定了不會屈服,全家都是剛烈之人。哥哥方孝聞先一步負死,弟弟方孝友與方孝孺同死,也做絕命詩一首。妻子和兩個兒子自盡死,兩個女兒投淮河死。如此可以看出,骨子裡的剛毅決定了方孝孺不會屈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經常性感冒,體質差怎麼辦,有什麼食療可以提高免疫力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