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揚帆起航的又一天

    那個時候網際網路還不是很發達,音樂上也沒有很好的資源。但是上學的時候也會有一本薄薄的音樂書,裡面基本承載了童年的美好音樂時光。我還記得是《蝸牛與黃鸝鳥》《賣報歌》《小螺號》《粉刷匠》《童年》《外婆的澎湖灣》,這幾首歌每次想起來都覺得很溫馨,看到歌詞也還能哼得出曲調。

    1.《蝸牛與黃鸝鳥》是由陳弘文作詞,左巨集元作曲的一首兒童歌曲。歌詞以敘述者的口吻,講述了蝸牛在葡萄樹剛發芽的時候就揹著重重的殼往上爬,而黃鸝鳥在一旁譏笑它的有趣情景。歌曲歌頌了蝸牛堅持不懈的進取精神。總是忍不住讓人哼唱起來,阿門阿前一棵葡萄樹,阿嫩阿嫩綠地剛發芽,蝸牛揹著那重重的殼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整個歌曲的創作具有濃濃的校園歌曲風格,旋律兼有抒情和敘事的特點,全曲音域不寬,親切、自然,是一段式結構特點。音樂形象天真純樸富有生活氣息。歌詞結合緊密,大多一字一音,與口語相近,質樸自然。

    2.《粉刷匠》是一首風趣、活潑的波蘭兒童歌曲。旋律使用重複的手法,簡單而且易唱易記。。輕鬆風趣的旋律與幽默詼諧的歌詞相結合,一方面生動地描繪了小粉刷匠在觀賞自己的勞動成果,得意炫耀自己勞動技術的同時,表現了小粉刷匠一心只顧勞動,弄得鼻子也刷上了白灰的頑皮神態;一方面教育學生熱愛勞動和樂觀向上的精神。

    3.《外婆的澎湖灣》這是一首曲調優美抒情的校園歌曲,以充滿激情的抒懷筆調錶達了對美麗的外婆澎湖灣可愛家園的讚美之情,同時也勾起了對童年美好時光的懷想。讓人們聯想到漫步走在童年時熟悉的沙灘,留下了一步一個腳印的生動場景,心潮起伏,浮想聯翩,抒發了對美麗家園的讚美之情。

    那些童年的歌謠還時常在耳邊迴響。

  • 2 # 山野雲石

    很環保,很綠色,很安靜,交通也很差,村裡人很純樸。

    大家採用原始作業(還沒有任何機械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農忙時大家搭伴作業,農閒時,下雨時大家會聚集在各自較好人家,做做農家小吃,然後一起分享,3至5戶人家各養一頭牛,(按現在時髦的話就是:農耕文化)。

    年前每家都會殺一頭自己養的土豬,每個小組的人家都會派出1個代表去吃殺豬飯(大家輪流請)吃過這餐飯才能搞臘肉。過了大年三十,年初一年初二拜長輩血親的年,年初三開始就開始過漾了(也叫廟會,每個村不同一天,這樣整個正月都在附近村鎮串門,小日子過得,相當滋潤)小時候的家鄉概括起來那就是:環境美,賺錢的路子少。受外面的誘惑不多,所以那時的村風純樸,人心善良。交通不便,但都愛串門。

    兒歌的話,我就客家山歌咯。

  • 3 # 一剪梅149570456

    小時候的家鄉在我的記憶裡春天桃花盛開,大人在田裡勞作,燕子蝴蝶在田間飛舞。夏天荷花盛開,小夥伴一起偷偷的摘著蓮蓬,拿著荷葉當著傘滿村子跑著捉知了,不畏夏日的炎熱。秋日看見大人們收穫果實,忙的熱火朝天,小孩們也不能閒著,掉在地裡的稻子,豆子撿回家,家長是有獎勵的。到了冬天是鄉下最閒的季節,隱約記得冬天特別冷,水塘結的冰小孩子都可以在上面行走,總是被家長髮現後一頓打罵。女人們則聚在一起在太陽底下納著鞋底,織著毛衣說著閒話,狗狗們也在場子裡追趕著玩耍,一年四季村子裡都是熱鬧的。

    現在想起來小時候多麼幸福,自由自在,雖然沒有電視,手機,但是那時候的家鄉在我的記憶裡留下了一生揮之不去美好的回憶,也是現在無法重現的鄉村景象。

  • 4 # 我的家鄉-魚米之鄉

    我小時候的家鄉我記得的向電影裡的仙境一樣的地方!因為我們家在過去是大戶人家,可是解放後破四舊都給拆除掉了!現在真想念我小時候的家鄉,只可惜找不回來了!

    小時候的兒歌太多了!我都記不清楚了,有一首歌我最有記憶的是,

    豆呀菜,水飄飄,我是孃的女嬌嬌!我是爺的心肝肺,我是哥哥的親姊妹!嫂嫂你不閒,我在家過不了三五年,今年梳頭明年嫁!後年回來看媽媽,媽媽看到八十歲,又是龍登又是會,還有侄子一週歲,嫂嫂你莫關著門,青石滾爛成灰,鐵樹開花我在回來。記得不是很清楚了!請你查一下?看看我說的對不對?

  • 5 # 日月同輝書畫

    我的家鄉很美。那時家鄉有噴泉水池足足十畝地大,流向遠方澆館灌著千萬畝農田。魚兒在水中游,荷花飄香,,,真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佐菲奧特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