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汾陽傳奇網

    曹操的座佑名: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公元191年,曹操因刺殺董卓不成而逃離洛陽,途中被陳宮所救,共同來到父親好友呂伯奢家。

    呂伯奢熱情款待,吩咐家人殺豬款待二人,自己前往西村買酒。呂家人拿出刀來磨,準備殺豬待客。

    曹操聽見了磨刀聲,誤以為是要殺死自己,於是先下手為強,將呂氏家人殺盡。

    曹操離開呂家逃跑,路上正好遇見買酒歸來的呂伯奢,曹操擔心呂伯奢告發自己,於是揮劍砍死呂伯奢。陳宮因此責備曹操大不義,曹操卻回答: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曹操生性多凝。曹操惟恐別人會趁自己睡覺的時候加害自己,常常吩咐左右道:

    “我夢中喜歡殺人,我睡著的時候大家不要靠近。”

    一天白天,曹操在帳中睡覺,被子掉在地上,一個侍衛為了討好曹操,過來幫曹操把被子蓋好。

    曹操跳起來,拔劍殺了侍衛,又上床繼續睡覺。

    醒來之後,曹操故意驚問道:

    “是誰殺了侍衛?”

    左右把實情告訴了他,曹操痛哭,命令厚葬侍衛。

    從此大家都相信曹操會在夢中殺人。

    其實曹操知道,自己是在有意識的狀態下,拔刀殺人的!

    但又恐失天下之人心,故欲蓋彌彰!

    曹操是當時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他寫的詩《觀滄海》可以和毛主席詩詞媲美。

    只可惜因他一句: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而失去了後人對他的好評。

    長江滾滾東流水,誰是當時梟雄?還看曹操。

    我是歷史作者之@汾陽傳奇

  • 2 # 碧水青山0

    曹操有疑心,給他抹黑的成分也有。

    疑心是思考的結果,只是思考偏離了實際,或故意為之。即使今天人與人之間,也難免疑心而產生誤會。

    戰亂年代,爾虞我詐的環境中,刀口舔血的歲月裡,沒有疑心不能生存。

    就大家熟悉的事例談談曹操的疑心。

    1,殺呂伯奢一家,在逃亡路上,因“非吾至親”而誤會了“縛而殺之,如何”這句偷聽到的話,就殺了八人,後明白了是錯怪人家,又殺了買酒菜回的呂伯奢。

    第一次殺八人時,陳宮也參入了,說明有情可原。第二次殺呂伯奢,是如同驚弓之鳥的曹操怕他去報警,也勉強算是防患於未然。

    2,夢中殺人,是典型的沒安全感。這也可以想到,自己東討西伐,不知道身邊的人,在什麼時候,誰就會被仇家收買。古今中外,身邊的人被他人收買而丟命的例子太多了。

    其實,在他殺人之前,就“常分付左右,吾夢中好殺人,凡吾睡著,汝等切忽靠近”。多次有言在先,近侍不聽,也算是找死。有權者最恨有人不聽話。

    3,殺華佗,就不分析了。即使是1800年後的今天,如果誰腦袋陣痛,敢做沒有臨床實驗的開顱手術?誰敢讓沒有臨床經驗的老中醫用利斧把自己腦袋開啟?

    4,曹操疑心當時就有名氣,周瑜就是利用他的疑心,借他之手,除掉了善於水戰的蔡瑁。

    5,曹操懷疑過很多人,但認為不危及性命,不影響大局的也不殺。

    例如衣帶詔時的漢獻帝劉協,及煮酒論英雄時的劉備。

    曹操有疑心,但喜歡兩種人,一是衝鋒陷陣的勇將,二是善於戰略的謀士。

    例如,許褚,初次見面沒有考察,當天就任命他做自己的貼身侍衛長。還有對兩次把自己打得慘敗的“毒士”賈詡,一直信任,連自己選接班人都問他建議。

    故,曹操有疑心,但他能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師上課講方言,口音特別重是個什麼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