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此石敏文
-
2 # 外科醫生馬全明
何為進化?進化 evolution,在生物學中是指種群裡的遺傳性狀在世代之間的變化。所謂性狀是指基因的表現,在繁殖過程中,基因會經複製並傳遞到子代,基因的突變可使性狀改變,進而造成個體之間的遺傳變異。新性狀又會因物種遷徙或是物種間的水平基因轉移 ,而隨著基因在種群中傳遞。當這些遺傳變異受到非隨機的自然選擇或隨機的遺傳漂變影響,在種群中變得較為普遍或不再稀有時,就表示發生了進化。簡略地說,進化的實質便是:種群基因鹼基對出現的頻率的改變。
簡單說,進化的前提是同一個物種,有限的改變。所以,嚴謹的答案就是,不算是進化,因為AI跟人類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物種,如果AI算是一個物種的話。反正,它沒有人類的遺傳資訊,甚至連地球上主流的碳基生物都不算。
但是AI的確是有可能取代人類或者說單獨統治一個星球的可能,現階段,這種設想只能是存在於科幻小說裡了,因為,人類之所以成為智慧生物,主要原因還是吃飽了沒事幹,會去思考,等有一天,第一個AI開始思考“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可能 AI就算是有機會進化了。
從大的環境來看,比如說從地球的角度看,不同時間,不同的生物統治地球,還真有點進化的那麼點意思。個人看法,感覺,沒有什麼正確答案,互相交流吧。
2017年,在AlphaGo戰勝李世石、柯潔等圍棋大師後,很多人會擔心人類終有一天會被AI超越。其實,早在1997年IBM深藍計算機戰勝國際象棋大師卡斯帕羅夫,AI就超越了人類。自此以來,AI就已逐漸在很多領域超越了人類,只是我們沒有認識到而已。
縱觀IT的發展歷史,在這20年中發生了一些根本性的變化。根據摩爾定律,單位面積的晶片上所整合的電路數目,每隔18個月就翻一倍, 如此算來,過去20年間AI運算效能已經翻了10000多倍。
同時,在記憶方面,AI更是有天然的優勢,對記憶的整個過程:
譯碼(記錄事物)
儲存(儲存事物)
檢索(提取記憶)
可以做到“無損”,已經全面“秒殺”人類——它忠實地記錄,不像人類會被自己的理解能力所左右;它永久地儲存,不會像我們的記憶隨著光陰褪色;它原汁原味地展示,而不像我們談起回憶時的那種模糊不定、語無倫次。
那麼,人類創造出比自己更加智慧的AI,算是人類的進化嗎?這一點還要回到進化的定義上。達爾文曾指出,進化是沒有目的性的,生物自身產生的一切改變都是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從這一理論上看,生物是在不斷適應環境的過程中產生了進化。
從這種意義上說,如果創造並使用AI的目的,是增強人類自身的能力,幫我們更好地適應生存的環境,解決全人類的難題,讓人類的生活更“舒坦”,就算進化。能與人工智慧共事的人,相對於沒有人工智慧輔助的人,就是一種進化。
對抗癌症 AI讓人類走得更長久
可能有些人會認為,對於食物鏈頂端的人類而言,都能探索火星了,還需要AI幫我們“適應環境”?
因為還有一個至今為止人類始終無法克服的,對人類進步產生巨大阻礙的外部因素——疾病。在所有疾病中,癌症因其不可預測性和不可控性,成為全球第二大致死因素,2015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數高達880萬人,且近70%的癌症死亡發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
欠發達地區的人民往往無法享受到足夠的醫療資源,也無法承擔高昂的藥物費用。以癌症重災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為例。預計到 2030 年,癌症死亡人數將從 2012 年的每年44.77 萬人增加到每年 98.4 萬人,而醫生數量在一百萬人中只有一人。
為了幫助非洲癌症患者得到更好的救治,IBM 與美國癌症協會 (ACS) 和克林頓健康倡議組織 (CHAI) 展開密切合作。
利用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認知技術等先進人工智慧技術,共同開發的線上化療預測和預算工具ChemoQuant,可以快速地獲取並學習有關宮頸癌、乳腺癌等當地高發癌症的相關文獻和WHO等國際組織釋出的報告,隨後給出針對當地的有關患者分佈、癌症特點、治療方案、藥物管理等方面的分析,幫助當地公共醫療機構建立準確的化療預測,改善採購流程,最終提升市場透明度,更經濟的獲得抗癌藥物。
➡ 2018年6月,ACS 和 CHAI 宣佈與製藥商輝瑞公司和西普拉公司達成突破性的市場準入協議,以低廉的價格為衣索比亞、奈及利亞、肯亞、烏干達、盧安達和坦尚尼亞等國提供 16 種基本癌症治療藥物,包括化學療法,進一步助力非洲地區的癌症治療,讓無論在世界哪個角落的人都可以往前走得更長久。
保護多樣性 AI讓地球大家庭更溫暖
不僅可以利用AI來對抗疾病,我們還可以藉助科技手段來不斷改善生態環境。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髮展,環境惡化與動物滅絕的問題日益嚴重,如果人類不設法保護環境與我們的動物朋友,這些禍端終將引向人類自己。
據統計,在過去十年裡,非洲大陸有超過 7000 頭犀牛被獵殺,2016 年僅南非就有 1054 頭犀牛慘遭毒手。於是,保護犀牛成為南非草原上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但很不爭氣的是,犀牛是一種神經十分大條、反應遲緩的動物,所以往往當它們發現獵殺者的時候,已經來不及逃跑了。基於此,IBM找到和犀牛經常一起出現的反應較快、動作更加敏捷的小型動物,如斑馬、羚羊、角馬等,給他們佩戴上包含感測器的項圈,這些感測器可通過遠端訊號和控制平臺,將資料傳輸至 IBM 物聯網平臺。通過識別斑馬等小型動物的位置、動作、移動等行為,實現跟蹤監控,幫助提前部署安全人員,避免偷獵行為,為犀牛構架起一個安全保護層,保護生態物種的多樣性。
有了AI的幫助,更多的瀕危動物將得到專屬的針對性保護,生態多樣性的增強也必將反哺人類生活環境,幫助人類在更綠色的地球上更加健康地生活。
AI在行動 讓難題不再棘手
極端天氣等自然災害一直是危害人類社會,且最難解決的問題之一。
因此,IBM與聯合中國人權機構、美國紅十字會等合作伙伴聯袂正式發起一項全球性公益活動,即“程式碼行動”,希望利用IBM強大的認知技術,通過全球開發者在大資料、人工智慧、區塊鏈、雲端計算和物聯網等技術上的集體智慧,幫助各個國家應對極端天氣,併為災民提供必要幫助,如:
根據天氣資料
供應鏈資訊等資料預測商品
救助物資的供給情況
降低由地震、旱澇以及其他自然災害對社會造成的影響,全面提升人類應對災難的能力。
為響應“程式碼行動”、踐行普惠金融、體現助力金融脫貧的社會責任和服務宗旨,中國農業銀行研發中心經過1個多月的創意設計和編碼實現,打造了“Green Coder-UAN”,創新性地提出了跨賬戶跨行跨國應急取款,為災後重建提供了更加全球化便捷化的金融解決方案。
通過構建一個全球緊急援助網路,並基於面部識別取款和區塊鏈技術,UAN允許家庭成員或好友在災難發生期間臨時共享金融服務,不僅縮短了災民通過財務申請的時間,減少銀行運營成本,更可以在災難發生期間維護社會穩定,體現國際人道主義的意義和精神。憑藉UAN,中國農業銀行團隊在剛剛結束的首屆國際“Call for Code”(程式碼行動)大賽中,在全球156個國家、10萬多名開發人員和2500多個作品中脫穎而出,躋身賽事五強。
最後,回到問題本身,面對未來最好的方法就是創造未來,不管你是不是歡迎,AI時代已經到來,人體和技術的界限正在一天天的消失。未來,能夠與AI共事,通過增強人類技能解決難題,讓人類更適應生存環境的發展,讓地球更穩定繁榮,這就是所謂的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