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簡單滴幸福888
-
2 # 靈甲魂乙
很有意思的問題!
如果,我回答我是,不知會召來多少**
接觸網際網路一段時間裡,我就對網際網路做了預測,我猜想,未來每一個人都將在互聯網裡找到自己的價值。
我的意識裡,從“起點中文網”出現的那個時間點開始,網際網路就可以讓有對應“才華”的人,在網際網路中找到自己的價值。如今,唱歌、舞蹈、聊天、遊戲、文學創作、視訊製作等等。具有上述技能的你都是人才!
“抖音”“快手”短視訊創作。“火山”“快手”“虎牙”“鬥魚”“花椒”各型別直播平臺。網文平臺,“起點中文網”、“縱橫中文網”“17K”...“喜馬拉雅”“蜻蜓FM”有聲知識傳播。靈活用工平臺“豬八戒”,更是包含了LOGO設計、UI設計、裝修設計、工業設計、文案策劃。“洛克”-專注產品創新設計,業務涵蓋產品設計、工業設計、結構設計、UED設計。
你是那一型別的人才?從田間地頭的小夥,到呀呀學語的萌娃,以及正在學業中靚男、美女、工作中的青年男女,都在通過網際網路實現自身價值!
街上、地鐵上、各種場合的人們都不願意浪費一刻時間,片刻閒暇時間都會拿出手機,“抖音”刷起來!!!觀者各種表情盡現!有面無表情、還有呵呵傻笑。
這個時代屬於每一個人,參與進來吧!不要把自己當成影院裡的觀賞者!其實,你們都是演員!
“使命”這個詞彙是在馬雲先生的創業故事裡,讓我對“使命”這個詞彙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當馬雲先生帶其團隊離開北京時,動情“表白”--我不成功,會有人成功,首先一點我希望中中國人早點成功,不要再拖下去了。那麼,馬雲先生在堅持著什麼?他那時,希望中國的商品可以在網際網路上得到展示。或許,他認為在這個將要到來新時代,網際網路是我們最好的機會,可以追趕上那些發達國家。
事實上,每一個人都有存在的使命,只是,極少數人在人生有過一段歷練後才知道的!
這個時代需要更多有使命的人,讓一些即將到來的事或物早點出現!貨幣是在你完成使命時給與你的附帶品!
我的使命讓國有品牌崛起,淘汰掉一些奢侈品品牌。培養新品淘汰舊品。
吹牛完畢!
回覆列表
近日,和某金融機構負責人交流,末了他感慨道,“銀行的人才結構不均衡,傳統思維太重、網際網路思維不足,要重點加大對網際網路人才的引進。”
這兩年,類似感慨聽過很多,也有不少銀行人找我討論“什麼是網際網路思維”、“如何培養網際網路思維”等話題。可一旦對這類耳熟能詳的詞彙較真深究,往往發現我們所知不多,只不過在人云亦云。
那麼,站在金融從業者的視角,什麼才是網際網路思維,如何才算網際網路人才呢?
使用者思維是個筐
最常見的說法,是把網際網路思維等同於使用者思維,認為凡事從使用者出發、致力於提升使用者體驗,就是網際網路思維。如招行2018年年報中所述:
“我們加速金融科技應用,讓每一個細胞都感知科技的脈搏,滲透網際網路文化的血液,以客戶體驗為導向的網際網路思維和價值觀在全行悄然萌芽。”
使用者是商業活動的起點和終點,提升使用者體驗是對所有經營活動的高度概括,這使得使用者體驗成為一個萬能籮筐,什麼都能往裡裝。
高度概括的概念,是無法指導實踐的。
如使用者體驗這個詞,既能把網際網路的一套東西裝進去,傳統機構的經驗策略也能涵蓋在內。二十年前就有銀行把“以使用者為中心”掛在嘴邊、付諸行動,但顯然和網際網路思維沒關係。
理解網際網路思維,要先從理解網際網路開始。
網際網路改變了使用者行為,影響了社會形態和商業土壤,自然也要求經營策略隨之改變。這種與“網際網路化”相適應的經營策略,就是網際網路思維的精髓。
那該如何理解網際網路化呢?我們不妨從組成社會的三大基礎架構說起。
在《後工業時代的來臨》一書中,丹尼爾·貝爾提出任何一個社會都由交通運輸、能源系統、通訊系統等三個基礎結構維繫。作為支撐社會的三大支柱,任何一個發生重大變化,都會給社會帶來深遠影響。
從歷史上看,交通運輸的革命,催生了大航海時代,拉開世界貿易的序幕;石油、電力等能源系統的革命,直接催生了工業革命,重塑了世界格局;網際網路的出現,深化了通訊系統革命,正在重塑商業世界格局。
(1)時空扭轉
藉助網際網路,市場從物理空間遷移至虛擬網路空間,可以7×24小時線上,連線能力和積聚效應無限擴張。
規模的改變,幾乎總會要求結構改變。如伽利略所說:
“自然創造不出大得異乎尋常的樹木和動物,而同時保留適用於較小體量的比例和材料。這類事物將因自重而解體,除非我們……改變其比例”。
百人企業和萬人企業,要求不同的組織架構;接入網際網路的市場,從二維網路變成了立體生態,整個商業世界都發生了改變。
(2)使用者賦權
從商業視角看,網際網路消解了企業與使用者的資訊不對稱,使用者藉助網際網路實現自我賦權,話語權大幅提升。
在網際網路環境下,消費者可以參照買家評論、KOL推薦、商品評測等資訊完成購買決策,還能通過買家評論、社交轉發等持續對企業產生影響;同時,消費者的可選範圍接近無限,用腳投票成為消費者權利的最好彰顯。
至此,企業不得不注重使用者訴求,“以使用者為中心”,也開始從口號走向現實,“使用者體驗”被奉為商業圭臬。
商業新物種
丹尼爾•貝爾說,“科技進步並不必然導向革新,它有賴於組織的適應性。”反過來,一旦出現一批具有高適應性的組織,就能引領大潮,對傳統模式產生巨大沖擊。
2010年以來,隨著智慧手機普及,使用者7×24小時線上疊加位置資訊可獲得(O2O商業模式的前提),將網際網路從資訊時代帶入商業時代。
在移動網際網路這片廣袤的原野上,各類創業機構如雨後春筍,在無人區裡佔山為王,一如上世紀80年代的創業黃金期,賣茶葉蛋的小販比教書先生賺錢,只要下海,遍地都是黃金。
2010-2015年間,小米成為這個新物種的代表,“專注、口碑、極致、快”的七字訣廣為流傳,一度成為網際網路思維的代名詞。
不妨就從這七個字說起,揭開網際網路思維的幕布。
(1)專注
專注和分散,本身無好壞之分。但對創業公司來講,資源有限,資源集中才能產生相對優勢,是形成“口碑、極致、快”的前提。
(2)口碑
口碑是使用者口口相傳效應。在網際網路語境下,人人都有話語權,使用者口碑開始替代廣告宣傳,成為早期市場開拓的利器。從大眾點評、豆瓣、產品社群等專門社群,到各大平臺的網友種草、網紅帶貨,商業邏輯都基於口碑效應。
口碑的背後是使用者的主動分享。符合預期的好,使用者在心裡叫好;超出預期的好,使用者才會主動分享。所以,口碑的前提,是極致體驗。
(3)極致
探求欲,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生物本能。網際網路放大了消費者的探求欲,在琳琅滿目的選擇中,不斷求新嚐鮮。
消費者是挑剔的,也是多變的。為契合消費者的探索慾望,網際網路企業形成了迭代文化,通過創新試錯實現動態變化,向著“只有更好”努力。這就要求一切都要“快”。
(4)快
快,是快速響應,也是快速調整,是應對網際網路商業環境特有時空觀的典型策略。
快速響應,對組織效率提出高要求;快速調整,對組織創新提出高要求,使得扁平組織、容錯文化等成為網際網路企業的特點。
七字訣強調快速調整以形成口碑效應,契合了早期智慧手機行業的特點,助力小米公司在早期取得成功,七字訣本身卻不能指代網際網路思維。
如前所述,網際網路思維的精髓是與“網際網路化”相適應的經營策略,同一行業的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最適打法;不同行業的網際網路化,更是會形成不同的打法。
典型如金融行業,從過去幾年的發展軌跡看,很多抱著僵化“風口思維”的網際網路機構落得個雞飛狗跳的下場:高昂的獲客成本背後,並未能充分享受市場份額提升的紅利,一些機構還陷入不良資產反噬、暴力催收和高利貸的泥潭,倒於強監管之下。
這些年,其他領域大大小小的風口和泡沫的起滅,揭示的也是同一個道理:網際網路思維,是一種思維模式,不是一套僵化的打法。
金融業的獨特打法
金融業具有特殊性,金融行業的網際網路化表現出鮮明的差異性。
最典型的就是,很多行業中呈現的贏者通吃現象,在金融行業並未出現。原蘋果公司CEO斯利卡曾提出著名的“721定律”,當某個領域成熟後,老大佔據60%-70%的市場份額,老二佔據20%-30%的市場份額,剩餘市場參與者共享10%的份額。
在金融領域,只有第三方支付市場近似實現了“721”定律,貸款、理財市場從來未出現贏者通吃現象。這並非是監管之手的作用,而是受金融規律制約。
貸款市場,受風險和資本金制約,不可能贏者通吃,妄圖通吃的機構,要麼觸碰資本金上限,要麼死於風險爆發。從實踐中看,贏者通吃沒有出現,助貸和聯合貸款成為主流。
理財市場,不僅沒有贏者通吃,還存在贏者詛咒:即市場份額越大,越難以獲得超額收益。理論上市場中只剩1家機構時,機構自身就是市場,自己無法打敗自己。從實踐中看,網際網路平臺普遍走上開放道路,在代銷環節追求贏者通吃。
此外,作為強監管行業,稀缺的牌照等同於免死金牌,網際網路機構在其他領域選擇“取而代之”的顛覆性打法,在金融行業行不通,不得不尋求與傳統金融機構合作。
那些成功的網際網路金融機構,正是在契合金融業自身特點基礎上,探索出了新打法。一句話總結,就是“聚焦使用者、資金、風控等底層資源,搶佔產業鏈話語權”。
大量網際網路機構湧入後,短暫的“生死搏鬥”後,由於不能取代金融機構,遂演變成共生互助的生態關係。優勢互補帶來效率提升,那些堅持上下游通吃的機構普遍遭遇發展困境,率先選擇開放的金融機構享受了新模式紅利,開放協作成為行業共識。
金融業態從封閉走向開放、從上下游通吃走向分工協作。此時,最優競爭策略變成搶佔產業鏈中的話語權,在特定環節佔據優勢甚至壟斷地位。
金融產業鏈中最重要的資源是什麼呢?使用者、資金、風控。緊緊抓牢這三樣(至少一樣),就能夠在產業鏈分工中佔得一席之地。
使用者背後是場景,網際網路巨頭自帶場景,且2015年之後,以支付為紐帶,加快進行場景佈局,牢牢把握住了使用者。
資金優勢一直掌握在銀行手中。P2P想分一杯羹,以失敗告終;網際網路平臺通過網際網路資管產品、第三方支付備付金等,也都打過資金的主意,相繼被監管叫停。
風控背後是科技和資料,資料是分散的,各有所長,容納了眾多機構,成為金融生態多方合作的紐帶。
過去三年,不少創業機構走的是中介掮客的路子,撮合各方資源,自身沒有場景、沒有資金、也沒有核心風控能力,雖然風光一時,終究煙消雲散。
那些實現平穩過渡的機構,至少擁有一樣底層資源,在產業鏈中擁有了一席之地。以蘇寧金融為例,以“金融科技+場景金融=普惠金融”為準繩,無疑把握住了金融網際網路化的精髓。
你是網際網路人才嗎?
就資金、科技、使用者三大底層資源看,銀行科技稍弱,使用者緊缺,資金充足;金融科技公司相反,科技領先,獲客懂行,資金不足。
對應到人才缺口,這兩年,銀行一直尋找懂場景、懂運營的人才,金融科技公司則從銀行金融市場部挖了很多專才,發揮其獲取資金的長項。
在這種交流、融合過程中,金融行業的網際網路人才標準也呼之欲出了。
(1)知識跨界
金融與場景融合、金融與科技融合,業務在跨界,知識也應跨界,否則必然成為業務跨界的掣肘。
問題是,越是人才,越不願意跨界,如托馬斯•庫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中略帶悲觀的談道:
“多數科學家從不改變自身觀點,新理論之所以獲勝,是因為舊理論的追隨者會逐漸去世,而新一代的人通常喜歡新的理論。”
多數人不願意跨界,少數跨界的人,就成了人才。
(2)開放心態
知識跨界的前提是心態開放,願意改變,願意接受新知識。
(3)終身學習
心態開放,還不足以吸收、融合新知識。要有意為之,要下一番功夫,要搭建框架、豐富細節、在實踐中琢磨、內化;要持續學習,行業一直在變化,所有知識都在“方生方死”,產生的那一刻就走向過時,一時學習沒用,要一直學習。
(4)跨界經歷
知識在書本上學,技能在實踐中練。正如經濟學家熊彼特所批評的,很多知識分子只能靠“批判”生活,他們缺乏實踐所能提供的第一手知識。
面試官重視專案經歷,是有道理的。當然,你不必通過跳槽獲得跨界經歷,內部就有機會——無論金融機構,還是金融科技公司,無時無刻不在跨界!
網際網路大潮下,組織最先遭受衝擊,此時,組織是個體的保護傘;但組織衝擊終將傳導至個體,沒有誰能真正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