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們家種植大蒜那塊地,不知道是種的時間長了還是咋了,結成塊還難耕
6
回覆列表
  • 1 # 農村阿振365

    為了防止土地板結,應該先澆地,保證土地有商,然後再璇地,這時土地比較鬆軟,最後再用鐵耙子,再趕一遍,就可以種植了。

  • 2 # 唐蕭塵說茶

    怎麼改善蒜地土壤?

    知道了蒜地土壤板結對種植大蒜的影響,那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來改善呢?鄉居小菜自己也種蒜,而且家裡的菜地泥土就是介於砂土與黏土之間的那種土壤,所以也出現過土壤板結的情況,我後面也去處理了,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我認為可以透過多翻耕、多施農家肥來改善,下面具體說說:

    一、多翻耕土

    “種地要多鬆土”這話可不假,當一塊地你種上了蔬菜之後,若是很少鬆土,時間久了,就算沒人踩壓,那地也會變得越來越實的,若是非砂土,還容易板結成塊呢,這點鄉居小菜就很有感觸,自家的菜地,每當下大雨過後,剛開始土壤是比較鬆軟的,而隨著土壤裡水分的流失,就會變硬、成塊,不好鋤了。

    而蒜地裡的打算生長週期那麼長,土壤板結影響太大,更有必要鬆鬆土了;要是還沒有種上大蒜,那就先深耕之後再細耕一遍再正常的播種;如果是已經播種了大蒜了的,等長苗之後再看情況來翻耕土,翻耕的時候拿著小鏟子在離蒜苗2cm以外的地方鬆土,若是土壤比較乾硬,要先淋足夠的水溼潤了再鬆土,比較容易鬆土,不傷到蒜苗。

    鄉居小菜以前鬆土,就是下午四點這樣淋水,然後五點多這樣再剷土,挺合適的;當然了,要是下雨的話就更好了,雨停之後,土壤水分還比較多,鬆土很方便;去年鄉居小菜種的蒜苗,冬天下雨,我都是雨後穿著水鞋去鬆土的。

    二、多施農家肥

    小時候農村種地,用農家肥最多了,土壤很肥沃,土壤板結的現象很輕;後面養豬、家禽少了之後,農家肥少,也常用到化肥,土壤土質不夠以前的好了;不過家裡的菜地小,媽媽一直都施的農家肥,土壤還是很不錯的。

    這兩年鄉居小菜自己也種菜吃,我都是用的農家肥,主要就是尿水、草木灰、淘米水;之前那地沒有種過菜,比較荒,沒什麼養分,板結也有點嚴重,後面我種菜了之後,經常淋尿水、草木灰,土壤也慢慢變好了,地裡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都開始有蚯蚓了,真的很喜人。

    不過當時蒜地施肥的照片沒有拍,影片也沒有錄,有點可惜了,不過不要緊,鄉居小菜地裡現在種有韭菜的,韭菜也是根系淺、需水比較多的蔬菜,雖然不是結地下果實的,不過一株韭菜可以長得很茂盛,分化長出更多株韭菜來,對養分、水分需要也是比較大的,對土壤也有一定的要求,板結的土壤也會影響韭菜的生長。

    對於韭菜,鄉居小菜除了多淋尿水,平時攢的草木灰我除了拿來給其他的蔬菜驅蟲,主要是拿來給韭菜施肥了,因為那韭菜是年初才種的,苗比較小,而且土壤肥力不夠,又有些乾硬;經過我的施肥補救之後,韭菜長得更粗大了,而且土壤變得更疏鬆了。

    從鄉居小菜鏟開的泥土就可以看得出來,比較靠近圍牆,土壤顏色更深的那裡就是施肥比較多的,而外面土壤還是有些板結硬成塊的,並不是我不施肥,而是我施肥了然後再淋水衝,大部分都衝往裡面了(裡面地勢偏低些,下雨雨水也往裡面流),所以裡面的土壤改善得特別好。

    所以,蒜地土壤板結,可以透過多施農家肥來改善的,種植管理上,底肥、追肥多用農家肥如雞糞、糞水、草木灰,少用尿素、複合肥等化肥;長苗了之後平時追肥可以先在壟上挖開小溝然後再撒入農家肥,之後覆土正常淋水就可以了。

    當然了,如果是草木灰的話做法就更簡單了,先在苗間空地撒草木灰,之後再拿小鏟子鬆土,這樣隨著鬆土,那草木灰就混入土壤裡,土沒那麼黏,板結情況也會減緩的。

    總結:種植大蒜的菜地土壤結板了,也不用那麼擔心,透過多翻耕、多施用農家肥可以改善的,而這兩種做法也是要堅持的,不是偶爾做一次就可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懷孕36+5天,聽著枕邊的呼嚕聲自己卻疼的睡不著,想打人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