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田雪吃出漂亮

    鹽其實就是氯化鈉,碘鹽還在其中加入了碘酸鉀等物質,為了預防因為缺碘而導致甲狀腺疾病。

    鈉是我們人體必需的常量元素,在維持滲透壓、神經系統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咱們華人每天吃的鹽太多了,遠遠高於推薦的每人每天6g鹽,使得鈉攝入過高。這是誘發和加重高血壓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

    低鈉鹽是在傳統的鹽中用氯化鉀和硫酸鎂代替一部分氯化鈉,目的就是為了在保證鹹度基本不變的前提下,減少鈉攝入。另外,在我們平常的膳食中,鉀的攝入量相對較低,適當提高鉀的攝入能夠維持鉀鈉平衡,對抗鈉的升壓作用,有利於心血管健康。

    不過,低鉀鹽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是更好的選擇,但對於有腎臟疾病以及有高血鉀症的人來說,一定要小心謹慎,必須經過醫生指導後再選擇適合自己的鹽。因為鉀要經過腎臟代謝,如果有腎臟疾病無法及時將多餘的鈉代謝出去,就容易使血液中的鉀濃度升高,對健康甚至生命產生威脅。

    如果是運動強度大,體力勞動重,出汗比較多的人群,也要謹慎食用低鈉鹽。因為他們本身的鈉損失比較多,如果攝入不足也容易引起不良後果。

    因此,我們建議平常口味重,也沒有腎臟問題的朋友優先選擇低鈉鹽,同時還應儘量限制在每人每天6g以內。有腎臟疾病的朋友在醫生指導下選購適合自己的鹽。

    對於鹽怎麼判斷真偽的問題,我覺得透過一些實驗方法並不準確,還是要透過一些常規方式進行辨別。

    優先選擇大型超市購買,能夠進入超市的都經過了較為嚴格的篩選,進貨渠道也有保障,買到假鹽的機率要小;

    選擇知名的品牌,包裝材質較好,註明低鈉鹽字樣,同時有防偽標誌;

    低鈉鹽的氯化鈉含量通常為65%,氯化鉀含量為35%,接近這個數值的更好。

    我是生活教練田雪,正在推廣“好好吃飯”的理念,用最簡單的211飲食法輕鬆搞定營養三餐。

  • 2 # 松鼠雲無心

    低鈉鹽是預包裝食品,必須有規範的包裝,配料表是必然有的一項。低鈉鹽是“特種鹽”,廠家一定會在名稱上體現出來。也就是說,不管是從國家標準企業利益出發,低鈉鹽都一定會在包裝上明確體現出來,所以只要識字,就可以透過看包裝“分辨”低鈉鹽和普通鹽。

    “低鈉鹽”是作為一種“健康鹽”的形象出現的,而有些“專家”宣稱它只是噱頭,“多吃有害”。這完全是一知半解的亂解釋。

    一般的低鈉鹽中含有65%氯化鈉、25%的氯化鉀10%的硫酸鎂。如果用低鈉鹽來代替同樣重量的普通鹽,那麼鈉攝入量就降低了35%。不過,我們所需要的“鹹味”是要由鈉來產生的,氯化鉀能產生一定的鹹味,但比氯化鈉要低一些。所以,在實現相同鹹度的前提下,低鈉鹽因為有一部分鹹味來自於鉀,所以所需要的鈉就要少一些。也就是說,低鈉鹽對於降低鈉攝入量是有意義的。

    對低鈉鹽的質疑是針對鉀。腎臟和心臟有障礙的人以及糖尿病患者對鉀的代謝不完善,鉀攝入量過高可能導致“高血鉀”。所以低鈉鹽會註明不適合這些人群。

    但這並不是說鉀會“導致”這些疾病。實際上,“高鈉低鉀”是高血壓的風險因素,而多數人的鉀攝入量並不高。目前科學界對於人體適當的鉀攝入量還沒有達成共識,不同機構的每日推薦量有3克、3.5克還有4.7克等不同的數字。因為大多數人都達不到這些推薦量,所以“高鉀”食品被當做有利於控制血壓。即使每天攝入10克低鈉鹽,攝入的鉀也不過2.5克,再加上食物中其他來源的鉀,對普通人群也是有益無害的。而如果吃到這個量,氯化鈉的攝入量就達到6.5克,超過推薦控制量了。即使是用8克低鈉鹽來代替6克普通鹽,那麼攝入的氯化鈉是5.2克,而氯化鉀是2克,也明顯降低了氯化鈉的攝入而氯化鉀有利控制血壓,其實是很好的選擇。

  • 3 # 國學就只一句話

    低鈉鹽裡,用其它鹽分代替了部分鈉鹽,一般是氯化鉀和硫酸鎂,這兩種成分的檢驗,沒有適合老百姓的簡便方法,也許焰色反應可以一試。鈉使火焰呈黃色,鉀使火焰呈紫色,鎂無色。

    另外,適量攝入鉀對身體有好處,但如果過量危害很大,甚至危及生命。尤其對於腎臟病人,有電解質代謝障礙,容易出現身體鉀元素堆積,不能食用低鈉鹽。

  • 4 # 蟄伏趙王

    提倡非低鈉鹽,普通鹽就可以。低鈉鹽鉀離子太多了,人體根本不需要,甚至會出現部分人身體浮腫。哦,城市無所謂,不幹重活。那些要乾重活的,鹽的需求量比較大。另外,學過生物的,基本能知道,鉀離子在人體重,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所以,根本不需要。在我的觀點中,低鈉鹽就是劣質產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音樂特長,要不要走藝考這條路?該如何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