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貓讀書
-
2 # 那片雲飄過來
討好型的人照顧別人的情緒,總是能敏銳的覺察別人的情緒(特別是負面情緒),並把那些情緒和自己關聯起來,去安撫對方,對不起,都是我不好,我不該惹你生氣,你是對的,我聽你的。取悅別人壓抑自己,貶低自己,以求避免衝突,維持看似和諧的人際關係。討好的人是生活中的老好人,任勞任怨默默地付出,你有沒有發現討好型的人往往腸胃不好,容易頭痛,也容易得面板病。心理原因就是經常委屈自己,壓抑自己。
改變就要對症下藥,在人際交往中,劃清界限,別人有了情緒,是別人的事情,由別人去負責,不用期待自己去負責,去當別人情緒的消防員。
在關係中,討好的時候去關注,去體驗你的感受,有沒有在委屈自己,去覺察自己的需要是什麼,去找到滿足自己需要的途徑,而不是壓抑自己的需要,犧牲自己,保全別人。人生而平等,每個人都是有價值的,都值得尊重,值得被愛,都有表達自己的需要,滿足自己的需要的權利。敢於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去體驗自己需要被滿足的值得感。
-
3 # 廖湛兮
如果您想改變自己從小形成的討好型性格,建議可以從以下這幾個方面入手:
1.學著自信和獨立
有討好型人格的人大都很害怕落單,所以必須要待在群體中才能得到安全感。
同時,他們通常都比較自卑,需要得到他人的認可才能肯定自身的價值,否則就會惴惴不安。
要想改變這種現狀,你就必須要先學會自己相信自己、認可自己。同時不要依附於任何人,要學會自己獨立的思考、獨立的去處理事情。
2.不要太在意他人的評價
為人處世應該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不能為了獲得他人的好感就一再的隱忍退讓。
我們要明白他人對我們的看法和評價只是他們個人的主觀臆斷,並不能代表全部的客觀事實。
換句話說,並不是得到他人的誇獎就代表我們真的很好,也不是被他人冷落就代表我們真的很差。
3.多關注自己
與其寄希望於他人,不如多花一些時間和精力在自己的身上,關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內心需求,多做一些能讓自己愉悅身心和自我增值的事情。
請相信,只要你能做好自己、做更好的自己,那麼所有你所期望的美好都會不期而至。
小結最後建議您試著樹立以下的意識: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每個人應該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本著求同存異、互惠共贏的宗旨去尋求彼此最舒適的相處方式。從本質上講,並不需要強迫自己時時事事都去討好他人。
希望以上的內容對您會有點幫助。
-
4 # 海濱聊九型
從九型人格理論來看,討好型的性格主要還是九號平和型的多。這是因為平和型的核心恐懼是怕衝突,希望和諧。
九號平和型是天然的老好人,比較適合居中調和兩邊的衝突的工作。
回覆列表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的都會去討好別人。但是過度的討好別人,就很容易形成討好型人格,尤其是我們所處的環境,家庭,父母教育。
對於討好型人格如何改變,我個人有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減少自己對於安全感、別人的愛還有別人的關注的超乎尋常的渴望。因為你要的太多了。
第二。不要過度存在“不安全感”,討好別人是獲得不了安全感的。
第三。不要用自己的思維去控制其他人,千萬不要產生我對你這麼好,你能不能也對我這麼好的想法
第四。要明白單純的渴望別人對自己好,渴望別人能夠關注自己,是不能夠得到欣賞、幫助、關心的。
第五。明白你不是小孩子了,你有正確提出自己要求和需求的權利。明白不是隻有討好別人,才能獲得別人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