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故鄉當歸時

    雜詩 無名氏

    近寒食雨草萋萋,

    著麥苗風柳映堤。

    等是有家歸未得,

    杜鵑休向耳邊啼。

    這是唐朝一首寫旅人思親的詩作,作者未知。其主要手法是利用景色來烘托氣氛,前兩句中有四景,清明時節細雨霏霏,青草茫茫;吹入麥田的許許和風,垂柳覆堤。

    烘托出氣氛所表達的卻無一例外,都是愁黯,鄉思之愁。

    這詩後兩句借用杜鵑其聲來表達作者欲歸而不能的無奈,傷感……,這首詩句法有悖於唐朝其他七言,非常特殊,前兩為一、二、一、一、二,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麥苗~風~柳~映堤,這在唐詩中極其罕見。可即便如此,這詩仍然很完美的表現了主題,可視為佳話。

  • 2 # 兵法天下

    按華人的傳統的處世思維邏輯:入世,要麼名垂千古,否則遺臭萬年,最平常心也是“雁過留聲,人過留名。”

    然而縱觀中國傳統文化寶庫,無論是唐詩宋詞,還是元曲明清小說,有很多署名“無名氏”的文字記載,這些作品代代相傳,卻無從考證其出處,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佚名”作品,其中不乏很多名言佳句,傳世之作。雖不知出自何人之手,但它們並沒有被時光沖淡,被歷史遺忘。他們對後世的影響,在民間的流傳,並沒有黯然失色,甚至勝過某些帝王將相,文人墨客的無病呻吟,溜鬚拍馬。

    據史料記載,在《全唐詩》中就收錄了十九首沒有標題,沒有作者的“七言絕句”,為了能歸而類之統稱為《雜詩》。後來經過學者的多方考證,有些雜詩找到了確切的作者,但大多數依然茫無頭緒,成為無人認領的“無頭詩”。

    如今每當我們欣賞閱讀這十九首詩時,顯而易見,這些詩大部分應該出自民間女子之手,以閨怨型別居多,貼近生活,真情流露,讀來讓人傷感惋惜。所以我就在想,在封建禮教統治的歷史時期,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傳統觀念下,還有多少這樣的詩篇被埋沒?

    現摘錄其中最有名,最有影響的一首“五絕”和一首“七絕”分別為: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惜少年時。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無獨有偶,在宋詞中同樣有一首膾炙人口的作品,相傳為一位不知名的風塵女子所作,她將自己心中的願望寫成了宋詞,也就是下面這首《雨中花》:

    我有五重深深願。

    第一願、且圖久遠。

    二願恰如雕樑雙燕,歲歲後、長相見。

    三願薄情相顧戀。

    第四願、永不分散。

    五願奴哥收因結果,做個大宅院。

    按現在最流行的網路咆哮:女孩子有自己的憧憬,有錯嗎?僅僅從內容上看,作者雖為風塵女子,卻表達了其嚮往自由,渴望愛情、追求美滿幸福和諧的願望。整首詞言辭雖淺俗直白,賦情卻真摯強烈,琅琅上口,自然而然。所以說對美好東西的選擇和流傳,未必都建立在一個特定的人。這就猶如以“一首孤篇壓盛唐”著稱的《春江花月夜》,其作者張若虛一生僅留兩首詩歌,使得千古絕唱也差點成為“無名氏”所作。

  • 3 # 元亨175184033

    漢《無題》:吳王好劍客,百姓多瘡瘢。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唐《雜詩》: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麥苗風柳映堤。等是有家歸不得,杜鵑休向耳邊啼。

  • 4 # 一人好人好夢成真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惜少年時。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產後42天屬於恢復的黃金期,如何快速減掉大肚腩恢復身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