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家中老人變得像個孩子——可喜可賀了……
在地球上的很多角落,有許許多多的老人幸福地生活。
就拿中國來說,隨著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長壽的老人也越來越多,他們身體健康,晚年生活過得挺好,舒心、自在、快樂。
當旭日東昇的時候,他們就會來到公園、廣場,專心致志地打拳練劍,或者做做體操,或者散步慢跑,或者唱歌跳舞,或者打打羽毛球、乒乓球……
許多老人喜歡參加社群活動,如扭秧歌、打腰鼓、唱唱戲、拉拉二胡,或者打打撲克、下下象棋……生活得很充實、很愉快。
當然,許許多多老人為了減輕兒女的負擔,帶孩子、做家務,承擔著家庭的責任。而每逢週末節假日,兒女則常常帶著他們出外旅遊,他們和兒孫們共同享受著天倫之樂。
這些老人富有朝氣和活力,臉上常常帶著幸福的笑容……
而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已進入老年的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變得更像孩子了,那麼可喜可賀了——
原因很簡單:返老還童。
老頑童雖有缺點,但天天樂樂呵呵,不知有憂愁為何物?性格活潑靈動,可愛討喜,又以鑽研武功為一大樂事,專心致志,武功不高才怪了呢?
那麼,變得像個孩子究竟是個什麼狀態呢?
其特徵主要有:童心童趣,有孩子氣(或者還有點孩子脾氣);喜歡玩了,樂趣多了,好奇心強了,心胸變得大了;做事很投入,沒有太多牽掛;人變得更加可愛了。
簡單來說就是心態好,身體好,言行專注可愛。
往深裡說,變得像個孩子有什麼好呢?
返老還童,能嬰兒乎?這是傳統文化修身養性所追求的身心狀態,是返璞歸真的上佳身心狀態。
老子在《道德經》中則簡明地概述了嬰孩的狀態,主要有幾層意思:
一、深厚之德,好比孩子。老子原文表述為:“含德之厚,比於赤子”。也就是說,嬰孩的狀態,具有天真、純厚的德性。
二、柔和之氣,正如嬰兒。老子原文表述為兩句話:“骨弱筋柔而握固”;“專氣至柔,能嬰兒乎?”意思是說,嬰兒筋骨柔弱卻握力堅固;專一、本真的氣息至為柔和,能達到嬰兒的狀態。
三、強壯之體,易成老弱。老子原文表述為:“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意思是說事物過於壯大後就走向衰老,不合“養生之道”,不合於道,就會早早玩完。
變得像個孩子,就是要返回本真,保持柔和,不離道德。
也就是老子所說:“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也就是要:秉持深厚之德性,修養柔和之氣息,摒棄“好強”之身心。從而“復歸於嬰兒。”
概而言之,老人變得像個孩子,可以說是一種“嬰兒”態——
一、“嬰兒”態就是心態好。
心態是一種能量,心態糟糕是負能量,心態快樂是一種正能量。
心態好是一種正能量:心態專一、明靜、活潑,無疵無憂,傳播美好。
二、“嬰兒”態就是身體好。
身體好是正效應。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象孩子一樣,快樂、柔和、專心,都是健康伴侶,能夠防病、祛病。
三、“嬰兒”態就是行為好。
行為好是正表現。嬰兒態是自然而然,發自天性,率性而為。“返老還童,”
健康而有活力,就是“從心所欲不逾規”,行為自然有度,既不逾規,而又自由自在,身心愜意……
(本文作者芳草青青)
——————
當家中老人變得像個孩子——可喜可賀了……
在地球上的很多角落,有許許多多的老人幸福地生活。
就拿中國來說,隨著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長壽的老人也越來越多,他們身體健康,晚年生活過得挺好,舒心、自在、快樂。
當旭日東昇的時候,他們就會來到公園、廣場,專心致志地打拳練劍,或者做做體操,或者散步慢跑,或者唱歌跳舞,或者打打羽毛球、乒乓球……
許多老人喜歡參加社群活動,如扭秧歌、打腰鼓、唱唱戲、拉拉二胡,或者打打撲克、下下象棋……生活得很充實、很愉快。
當然,許許多多老人為了減輕兒女的負擔,帶孩子、做家務,承擔著家庭的責任。而每逢週末節假日,兒女則常常帶著他們出外旅遊,他們和兒孫們共同享受著天倫之樂。
這些老人富有朝氣和活力,臉上常常帶著幸福的笑容……
而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已進入老年的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變得更像孩子了,那麼可喜可賀了——
原因很簡單:返老還童。
老頑童雖有缺點,但天天樂樂呵呵,不知有憂愁為何物?性格活潑靈動,可愛討喜,又以鑽研武功為一大樂事,專心致志,武功不高才怪了呢?
那麼,變得像個孩子究竟是個什麼狀態呢?
其特徵主要有:童心童趣,有孩子氣(或者還有點孩子脾氣);喜歡玩了,樂趣多了,好奇心強了,心胸變得大了;做事很投入,沒有太多牽掛;人變得更加可愛了。
簡單來說就是心態好,身體好,言行專注可愛。
往深裡說,變得像個孩子有什麼好呢?
返老還童,能嬰兒乎?這是傳統文化修身養性所追求的身心狀態,是返璞歸真的上佳身心狀態。
老子在《道德經》中則簡明地概述了嬰孩的狀態,主要有幾層意思:
一、深厚之德,好比孩子。老子原文表述為:“含德之厚,比於赤子”。也就是說,嬰孩的狀態,具有天真、純厚的德性。
二、柔和之氣,正如嬰兒。老子原文表述為兩句話:“骨弱筋柔而握固”;“專氣至柔,能嬰兒乎?”意思是說,嬰兒筋骨柔弱卻握力堅固;專一、本真的氣息至為柔和,能達到嬰兒的狀態。
三、強壯之體,易成老弱。老子原文表述為:“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意思是說事物過於壯大後就走向衰老,不合“養生之道”,不合於道,就會早早玩完。
變得像個孩子,就是要返回本真,保持柔和,不離道德。
也就是老子所說:“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也就是要:秉持深厚之德性,修養柔和之氣息,摒棄“好強”之身心。從而“復歸於嬰兒。”
概而言之,老人變得像個孩子,可以說是一種“嬰兒”態——
一、“嬰兒”態就是心態好。
心態是一種能量,心態糟糕是負能量,心態快樂是一種正能量。
心態好是一種正能量:心態專一、明靜、活潑,無疵無憂,傳播美好。
二、“嬰兒”態就是身體好。
身體好是正效應。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象孩子一樣,快樂、柔和、專心,都是健康伴侶,能夠防病、祛病。
三、“嬰兒”態就是行為好。
行為好是正表現。嬰兒態是自然而然,發自天性,率性而為。“返老還童,”
健康而有活力,就是“從心所欲不逾規”,行為自然有度,既不逾規,而又自由自在,身心愜意……
(本文作者芳草青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