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彥彥
-
2 # 廣州金色雨林李老師
前庭的器官位於我們的內耳窩內側,主要用來接收我們臉部正前方視聽嗅味觸的資訊並做出過濾,然後傳給我們的大腦。所以前庭會影響到1.注意力(失調錶現:小動作多,上課走神,講話沒有重點,愛插話等) 2.眼肌平滑運動(視覺追蹤能力差,影響閱讀質量) 3.和本體感共同影響平衡感,協調性,坐姿站姿
-
3 # 樂學感統
孩子專注力不好,很有可能是以下原因導致:
觸覺不足
感統概念解析:觸覺發展不足,即指外界的刺激使人體的觸覺神經對感覺的認知和應變反應無法協調,從而導致大腦對外界環境產生適應性行為的過程有輕重快慢之分,即所謂的觸覺敏感或遲鈍。
感統問題影響:觸覺敏感者,對外界環境長期處於過度防禦的緊張狀態,注意力易分散。觸覺遲鈍者,自我彌補行為多且誇張,情緒易波動無常,嚴重影響專注力。
聽覺發展不足
感統概念解析:聽覺發展不足,即大腦對聲音層次辨別有困難,許多聲音進入大腦後,已失真和扭曲,導致孩子接收不到真實而正確的資訊
前庭覺發展不足
感統概念解析:前庭覺負責平衡、負責臉部各器官及全身肌肉骨骼所接收的感覺資訊的過濾及辨識。當前庭覺發展不足時,前庭網膜的敏銳度不佳,使人無法正確過濾來自身體各處的神經資訊。
感統問題影響:前庭覺敏感者,腦部接收資訊過於紛雜,無法分辨輕重緩急,缺少專注力,學習效能低且易虛耗身體能量。前庭覺遲鈍者,常疏漏資訊,反應遲鈍或不知不覺。
感覺統合對孩子社交與情緒控制的影響:
適應能力差:拒絕認識新朋友,不願意玩新遊戲或新玩具,不願意嘗試新食物。從一種情境轉換到另一種情境很困難,比如說從閱讀轉換到算術時不願意配合。不願意改變行程,哪怕稍微變動一點也不高興。
依附關係:孩子經常表現出分離焦慮,膽小,害怕和“對他意義重大的長輩”分開。另一種情況是孩子可能會躲避父母,老師及周圍其它的人。
挫折感:別人輕而易舉就能完成的事情,他卻必須花很多時間才能完成,因而可能很快就放棄了。他可能是個完美主義者,會因為作業,功課進度不如自己預料的那樣好而生氣。
很難交到朋友:他很難和別人相處,交朋友以及維持友誼都成問題,他可能是個很差勁的參賽者,會自己制定規則,而且非贏不可,希望自己表現得最出色或得到第一名。他可能需要控制自己的地盤,希望主導一切,並且不太願意和別人分享玩具。
溝通能力很差:把話說清楚、“把話說出來”,寫字等語言能力對他而言都相當吃力。他很難透過說話或手勢,肢體語言,面部表情等表達自己的思想,感覺或需求。
其他情緒問題:他可能很固執,不講理,對於變化,壓力受傷的感覺格外敏感。他希望別人把注意力都放在他身上,而且會用負面的方式吸引他人的注意。他可能無緣無故就生氣,總是找茬,可能會悶悶不樂,認為自己很笨很傻,簡直就是一個失敗者。低自尊是感覺統合障礙中一個明顯症狀。
功課問題:他可能很難學習新的技能與概念;即使他很聰明,別人可能還是會覺得他的表現不如預期。
請注意:很多感覺統合障礙的孩子都有行為問題,不過,很多行為有問題的孩子並不都是感覺統合障礙的孩子。但是當孩子偶爾出現不合拍的時候,若要知道哪些症狀與感覺統合問題有關,哪些無關,必須要仔細診斷分析才能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