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椰子味薯片
-
2 # 沒錯Hedgehog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每年有成千上萬的藝考生擠破腦袋衝向演藝圈的象牙塔,併為之奮鬥。能進入北電也是有實力,打敗了很多競爭對手,但就演技來講,影響因素還是很多。
一方面“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雖然進入了北電這個很多人神往的學府,學習還是不能夠停止的,在這裡有很優越的教學資源,但自己需要有能力、方法來吸收知識,不是靠教,而是靠自己的努力,自己不努力,演技不可能自己去提升。
另一方面,機會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演技不光需要在課堂上、老師指導下來提升,比理論更重要的是實踐。還是要抓住一切表演的機會,演技一定會提升。如果還是沉浸在理論學習,演技就是紙上談兵。
-
3 # 西北大秦腔
演技與從哪裡畢業沒有直接的必然的聯絡。
現實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是活生生的演員,他們沒有上過北電,但是他們卻是生活的主導者,也是生活劇情的主演者。
演技不在於哪裡畢業,而在於真正的生活中。
-
4 # 永州聚友
天才是1%的天分加99%的汗水
從北電出來,只是說明你在高考、藝考的時候比之其他考生優秀或者更適合演藝方向發展,然而決定演技的是在學校的努力,包括但不限於專業技能的學習,演員素養的提高,以及在校期間能否獲得表演實踐的機會……
北電只是提供了一個更高的平臺,能否真正跨入演繹殿堂還需要自己的努力。
從引領娛樂圈的一二線來說,靠顏值、炒作、流量、甚至不需要任何成名作就能天天熱搜,走紅毯,相比於埋頭修煉,出劇,容錯率要高太多了,也簡單太多。這就響應了經濟學的一句話,劣幣驅逐良幣。也正是這樣原因,造就了當今娛樂圈風氣,歪風邪氣。
當藝人的生活被這些內容所充斥,還有誰有時間、有精力、有想法去埋頭苦練,去拼。
在這樣的風氣下,可能一些思想也會被帶偏,所以演技,甚至那1%的天分也就被耽擱了
-
5 # 不負韶華1128
“北電出明星,中戲出演員”這個說法好像說了挺多年的了,那麼這個說法是否真的呢?
“北京電影學院”顧名思義,主要培養呢,就是電影演員,用通俗的話說就是電影明星。北電,盛產顏值高的小生花旦。如今活躍在演藝圈,話題度高的明星多來自於北電。
而中央戲劇學院培養的是話劇影視類演員,就是演話劇。從某種程度上講,中戲會更加註重學生們的戲劇張力,畢竟演話劇,演電影的人演不了話劇,演話劇的人能演電影,在舞臺上無NG表演,不能有替身,不能有NG,不能忘詞,對於一個演員來說,是一個大的考驗,首先基本功就很紮實了。
所以,通常情況下,中戲出來的演員比北電的演員臺詞功底要高,但是主要還是看個人的天賦,以及後天的努力吧,畢竟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嘛!
北電也出了不少演技很好的演員,比如翟天臨,張豐毅,王志文,黃磊等,還有那些新晉小生也在一步步去成長,去進步。
回覆列表
同樣是一個班裡的學生,學習上還有好壞之分,而且演戲還講究一個天份,所以北電畢業演技還是不好一點也不奇怪啊。
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就和我們同樣坐在教室裡聽課,最終的成果還有所不同,因為有的同學是很認真的在聽課學習,有的是三心二意的聽課,有的是根本一點也不聽,可是有的人他聰明啊,課下自己補一下就可以了,也可以學的很好。
感覺演戲應該也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