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甘肅小九久

    《鵲橋仙·纖雲弄巧》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度 通:渡)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 2 # 小小鳥qxjd127

    我覺得最有味道的是白居易對妻子的一首懷念之作《七夕》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 3 # 上德如水

    雲湧星河月無影,

    人別經年心自醒。

    夜雨應知今宵苦,

    穿針引線到天明。

  • 4 # 平定山人

    唐代詩人杜牧《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 5 # 凌雲作文

    我覺得這首不錯

    他鄉七夕

    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

    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

    誰忍窺河漢,迢迢問鬥牛。

    身在他鄉恰逢乞巧,看著所住途中旅店心中羈旅愁緒更甚。

    遠離故土,不見妻子月下穿針,心中空空只餘孤寂,懷念家鄉。

    微風拂過帶走盛夏的炎熱,新月當空,初秋已快來臨。

    是誰在忍著心中愁痛偷偷的看著銀河?就是那遙遠天際的牽牛星。

    在異地他鄉適逢七夕佳節,更增加旅人的思鄉思親的情懷。可是遠離家鄉,看不見妻子在月下穿針乞巧,對月懷人,詩人生起無限羈旅窮愁、去國懷鄉之感。孟浩然詩歌大膽抒發個人的理想願望,給開元詩風注入了清新濃郁的生活氣息。

  • 6 # NN梅泠

    從北宋時期 起,歷經南宋、元明清至今,以″七夕"為題寫的詩詞甚多。例如:宋.蘇軾《臨江仙 七夕》,宋.柳永《鵲橋仙.歇指調》,宋歐陽修《臨江仙.仙雞催曉》,宋辛棄疾《送粉卿行》,南宋陸游《臨江仙.華燈縱博》,宋朱淑真《鵲橋仙.七夕》,南宋范成大《鵲橋仙.七夕》,南宋蜀妓《臨江仙 說盟說誓》,元完顏亮《鵲橋仙待月》,明楊慎《七夕》,清龔自珍《鵲橋仙.秦淮有訪》……// 我較喜歡的是 (宋)秦觀的《鵲橋仙.》: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較喜歡的 ,還有(清)納蘭性德的《鵲橋仙》 : 乞巧樓空,影娥池冷,佳節只供愁嘆。 叮嚀 休曝舊羅衣,憶素手 為予縫綻。 蓮粉飄紅,菱絲翳碧,仰見 明星空爛。 親提鈿合 夢中來,信天上人間 非幻。// 近千年來,在多如牛毛 以七夕為題 寫成的詩詞中,我為何較喜歡 上述兩首詩詞?其原因 ,主要是 : 1,它們的押韻 採用"中華新韻"(即當今全國通用的《新華字典》普通話 拼音的音韻) 朗讀或背誦之,覺得 押韻很順口。2,字詞簡潔明瞭,大眾化,較容易理解。3,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以及寄寓的真諦與哲理,較容易感悟和體會。例如: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無疑是直白!箇中的道理,連平民百姓 也能一聽就懂。4,詞句精煉,語境清晰,文字優美。例如 :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金風玉露,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影娥池冷,素手縫綻,蓮粉飄紅,菱絲翳碧…,文字猶如美文。// 於此 我不恥自已淺薄,魯門弄斧,拙筆試填《鵲橋仙》一首,請友友們教正!拙詞如下 : 絮雲滯暑,銀鉤光啞。望眼 星河暗渡。 牛郎 織女 此相逢,豈忘卻 義橋載負!/ 愛情如玉,真心 似鑽,守望 一年一度。 星心相印 越千年,勝比狗色官 蕩婦。(附:詞譜:"鵲橋仙"雙調56字,前後段各5句,兩仄韻。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中仄中平中仄。 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中仄中平中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助聽器能不能代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