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5
回覆列表
  • 1 # 三農天下185

    古代有交流的兩華人民之間,文化生活應該不會有過大的差異,交流主要還是依賴"語言和文字".

    比如,日本在唐的時候就有"遣唐使",這個職位是要求有受過"唐文化教育"的人來擔任的.

    而鑑真呢,也是隻用唐時的"雅言"來講學的,至於受眾的接受能力,也一般有聽"雅言"的基礎.

    即使是在今天,我們普通百姓和外華人的交往也不是常有的.古人也是一樣的.樓上有回答用"肢體語言",也是有的,但是範圍肯定是有限的.要不然,啞語就有可能成為"國際語"了.

    人和人交流語言只佔一小部分,更多是表情動作,稱為肢體語言。

    當然我不是說古人周遊各國都在比劃手勢。只是說,只要有一個環境,那麼根據表情,音調動作等,都能大致判斷對方的意圖。就像我們小時候原本不會說話,但是隨著父母生活,就會說話,同理,我們在中國學校學英語,不如偷渡到海外的人雖然沒有系統學習發音語法知識,但是他們的英語已經能滿足生活日常溝通的需要。

    就像老上海在租界時代,販夫走卒都能用八國語言打招呼,稱為洋涇浜。那麼在古代,在商貿頻繁的國家城市中,自然會有一批略懂鄰國語言的人。那麼每到一處就僱傭嚮導,日常居住就沒有問題。況且張騫,唐僧,都是國家級的人物,尤其是唐僧,稱唐三藏,佛教中能稱三藏法師的都必須精通經律論三藏。而且唐僧是精通梵文的,是當時國家級的翻譯官。

  • 2 # 老M在奮鬥

    在中國歷史上,由於地域遼闊,而且資源眾多,與周邊國家也存在不少交流,所以,在中國歷史上很早就有人從事翻譯工作,但卻沒有正式的教授翻譯的學館或是學校,大都是親身經歷或是口口相傳。

    早在西周時代,為了方便交流,就有了專管翻譯的官員,在當時的文獻中稱他們為“象寄”,但由於當時人們流動領域的限制,交流的物件僅限於周邊的少數民族,所以,翻譯的物件也僅限於周邊的少數民族語言。

    到了漢代,國力增強,中外交流也不斷髮展,翻譯人員不斷增加,在當時文獻中,譯官之類的稱呼也在不斷增加,可見當時翻譯人員的重要性。

    唐朝的時候,由於佛教的傳播,翻譯佛經的人增多,出現了像玄奘這樣的大翻譯家。

    但翻譯做為一個正常的機構來說,還是要發展到明代才出現。

    明朝時,由於交通工具的大大便利,所以中外交流非常頻繁,所以早在開國時期,就設立了專門的翻譯機構,當時叫做四夷館,同時選取了專門人員學習外國語言,以供翻譯各國語言之便利。

    到了清朝,又將四夷館改為了四譯館,在1757年又改創了俄羅斯文館等。

    但以上都是一些短期的文館,沒有人重視,再加上當時所招收的人員大都是一些紈絝子弟遊手好閒,很難把本就不容易的外語學到手,當時很多人都只是當一個閒差來看待。據說,在一次考試中,學生全部都是零分,即使是老師,只有一名能說幾句俄語。當時的這個機構,基本上等同虛設。

    直到1861年,中國在經歷了幾個不公平條約之後,才明白了外語翻譯的重要性,於1862年8月,在北京開設了同文館,並聘請有外籍教師。雖然此後受守舊派的影響,一直是風波重重,但到底還是堅持了下來。

    後來,同文館開始發展光大,完全按正規的學校來辦,先後開設了英文、法文等數種語言,而且學制極其嚴格,一般學生從入學到畢業需要八年時間。直到1901年,同文館合併入京師大學堂時,還擁有在校學生一百多名。

    可見,古人對翻譯的需求,是根據其生產力的高下,經濟的發展程度以及國力強弱相關的,相對於現在比比皆是的外語學校來說確實遜色很多,但無可否認,古代的翻譯和外語學校,在歷史發展的程序中,也起到了一定的積極甚至是關鍵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物性決定人性,物境塑造心境;物移則心移,物改則心易,人之靈源於山水之靈。你如何理解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