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撒水的青春

    中華悠悠歷史,上下幾千年。姓氏是我們最主要的身份證明,而且更是我們延續後代文化最象徵的代表。追溯它的起源與發展,得從很早時候,也就是我們最早的祖先說起,單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我們祖先是多有智慧了。

    姓,代表氏族的血統,最早起源於母系社會,就是石器時代。早期的姓出自氏族的圖騰,氏族往往以天象星座、動植物作為其圖騰的內容,在與周邊的其他氏族的交往中以展示氏族圖騰的徽記來表明其身份,區別不同的氏族和方位,這氏族徽記就是姓的最早雛形。從時間上,姓的產生遠遠早於文字,有了文字以後,根據圖騰徽記的圖形產生了有文字意義上的姓。   

    氏,是古代貴族標誌宗族系統的稱號,從夏朝中期開始,氏成為姓的支系,是私有制社會的特種產物,表示功勳和地位。先秦時女子稱姓,男子稱氏(鄭樵《通志·氏族略》)。

    中國古代姓氏傳說產生於遠古五帝時期。從盤古氏開天地,歷三皇、五龍氏,到伏羲氏定姓、氏,再經炎黃、堯舜時代,夏商周、春秋戰國,到秦並六國,建立了中國第一個中央集權政權,姓、氏也混而為一。中國姓氏的歷史至少有五千年之久。   

    歷來都以為中中國人先有姓,後有氏。事實上,姓、氏一直在混合使用,姓和氏的關係也在轉變。最早的氏為大氏族、部落、國家、氏族聯盟的稱呼。傳說中和文獻上出現的這類氏有上百個,最早的是盤古氏、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五龍氏時代,隨後為鉅靈氏、黃神氏、鬼隗氏、空桑氏、次民氏等二十二氏的循蜚紀時代,接著為辰放氏、蜀山氏、混沌氏、有巢氏、燧人氏、庸成氏等十三氏的因提紀時代。在這個時期中,最重要的氏是有巢氏和燧人氏,有巢氏教民架木為巢,掘地為營;燧人氏發明了鑽木取火,教人熟食,教民結繩以記事。   

    之後進入了伏羲氏時代,這一時期中原地區出現了共工氏、柏皇氏、朱襄氏、昊英氏、慄陸氏、郝胥氏、昆吾氏、葛天氏、陰康氏、中皇氏、女媧氏等部落或國家。中國最早的姓就產生在伏羲氏時期,伏羲氏之後為風姓,這是中國第一個姓(范文瀾《中國通史》,1978年)。這個時期的另一個重要的氏是中皇氏,中皇氏的首領為倉頡,他創造了文字,替代結繩記事。  

    女媧氏之後為神農氏,即炎帝,其後為姜姓;黃帝姓公孫,名軒轅,號有熊氏,有熊氏是黃帝所在的部落和國的稱呼,黃帝繼承炎帝之位統治了中原大地。黃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有姓十二:姬、酉、祁、己、滕、葳(亦作箴)、任、荀、僖、姞、儇、依。這十二個姓事實上是有熊氏部落的分族,其他的兒子因沒有實力建立起自己的族而不能有姓。這是姓為氏的支系的時代。黃帝與西陵氏女生子玄囂,號青陽氏,亦名少昊,少昊氏族東遷,成為東夷族的首領,改稱金天氏,其後為嬴姓、偃姓;黃帝與西陵氏女生次子昌意,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顓頊,為高陽氏,其後為羋姓、己姓、董姓,妘姓、曹姓等;黃帝之曾孫帝嚳為高辛氏,其後為子姓,帝嚳之子堯為陶唐氏,其後分封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尋氏、彤城氏、褒氏、費氏、杞氏、繒氏、辛氏、冥氏、斟氏、戈氏等諸侯國(司馬遷《史記》)。商朝基本上繼承了夏朝的制度。

      作為血緣關係的姓和氏之間發生最重要的變化是在西周初期,周武王滅商後,重新確立了姓、氏的關係,"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左丘明《左傳》)。姓明婚姻,世代不變;氏辨貴賤,隨時更移。西周"裂土分封"同姓、異姓諸侯國1 300餘,天子尊為大宗,諸侯稱為小宗。西周的宗法制規定:諸侯國君的嫡長子繼承國位和爵位,一姓之祖由嫡長子來祭祀和繼承,雖經百代而不變其姓,此即所謂大宗;國君嫡長子以外的兒子統稱為庶子,也稱別子,史稱公子,他們不能繼承君位,凡獲得分封的另立一家,獲得新氏,往往以封邑為氏,稱為小宗。別子的嫡長子繼承新氏族,為新氏族的大宗,而其他兒子須再立新的支氏族,往往封於鄉、亭,以鄉、亭為新支氏族。沒有土地可以分封的兒子,或以先祖的號、諡、爵、官、名、字、居、事、職、次等為新氏族;五代以後降為庶民,無氏可立;國亡後的國君嫡系一族往往以國名為氏,或以所繼承的姓為氏。氏是特權和地位的標誌,大權有大氏,小權有小氏。春秋戰國時產生了無數個氏,也衰亡了無數個氏,而姓是不能改變的。所以,先秦時保留下來的姓僅僅在30個左右,而保留下來的氏卻有近千個。我們平時提到的姓氏幾乎都出自西周、春秋、戰國時期的氏,與夏商以前的氏是有區別的。 直到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了中國,姓、氏才混合為一,漢朝以後姓和氏不再給予嚴格的區分(馬雍,1985年)。促使姓、氏合一的根本原因,是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所實施的"郡縣制"取代了周朝的"裂土分封制"。秦朝的郡縣制既沒有國、邑、鄉、亭、裡五等世襲封土,也沒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皇親國戚、功勳武將也沒有自己的封土。宗法分封制度的滅亡,使原先代表貴賤的"氏"與區別婚姻的"姓"之間沒有本質上的區別,氏與姓都只剩下標記血緣系統符號的作用。

    有關中國姓氏有史可查的既系統又可靠的記載,主要為秦漢以後的文獻。正是在秦漢時期,才奠定了中國漢族姓氏世代穩定傳遞的基礎。目前我們正在使用的漢族姓氏大約3000餘個,但大約87%的漢族集中在100個大姓上,其中97個大姓源自春秋戰國時期形成的氏,僅有任、姜、姚三姓出自炎黃時代的古姓(袁義達,1996年)。有一點可以肯定,姓雖然起源於母系氏族時期,但中國5000年姓和氏的傳說和有限的文獻記載表明。炎黃以來的姓和氏基本上都為父系傳遞下來的,這是中國漢族姓氏的遺傳學的真諦。

  • 2 # 茉茉mo

    百家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時期,中國最早的姓氏都是女字旁或底,如姚姓。傳說黃帝住姬水之濱,以姬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為姓。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賜姓為姒.此外,部落首領之子亦可得姓。黃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等。祝融之後,為己、董、彭、禿、妘、曹、斟、羋等八姓,史稱祝融八姓。

    後來母系氏族制度過渡到父系氏族制度,

    夏、商時期,姓的分支為家或族。夏王室為姒姓,另有霸主昆吾為己姓,己姓中有蘇、顧、溫、董、豢龍等氏。商王室為殷姓,另有霸主大彭、豕韋為彭姓。商代還有條氏、徐氏、蕭氏等十三個姓。

    到東周春秋時,可考的有姬、姒、子、風、嬴、己、任、祁、芊、曹、董、姜、偃、歸、曼、熊、隗、漆、允等二十二姓。百家姓的排名只是名義上的,雖然有字面上的這麼多姓。實際上部分姓是從某姓衍生出來的,比如姚姓,據2004年在湖南零陵召開的全球華人公祭舜帝大會上的最新統計,由姚姓衍生出的姓氏達60個之多,如陳、王、胡、孫、虞、田、袁、車、陸等姓氏,流佈於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

      

    其實說真的,現在中華五千年了都。每天與你擦肩而過N多陌生人說不定誰就和你是一個老祖宗,什麼南方北方,你就確定你家老祖宗一直是南方人或者是北方人嗎?不要生在北方就說南方人怎麼怎麼樣,生在南方的又說北方怎麼怎麼樣,話一出口肯定是自己先打自己的臉。是中中國人的話那都是一個老祖先。

  • 3 # 追尋熱點

    姓氏溯源。在中國,人們初次見面,彼此往往要問:“您貴姓?”

    中國姓氏的由來

    中中國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約五千年),就有了姓。那時是母系社會,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組成的,就說明最早的姓,是從母親的姓。夏、商、周的時候,人們有姓也有氏。“姓”是從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屬的部族名稱而來。“氏”是從君主所封的地、所賜的爵位、所任的官職,或者死後按照功績,追加的稱號而來。所以貴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沒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卻不可以通婚。因為中中國人很早就發現這條遺傳規律:近親通婚對後代不利。

    唐太宗的時候(公元627年),有個吏部尚書高士廉,把民間的“姓”記錄下來,寫成一本書《氏族志》,頒佈天下,作為當時推舉賢能做官,或撮合婚姻的依據。

    中國姓氏有多少

    中國舊時流行著一本<百家姓>,它是北宋(公元960年~1127年)的時候寫的,裡面一共收集了單姓408個,複姓30個,一共438個。發展到後來,據說有4000~6000個,但是實際應用的,只有300個左右。

    中國姓氏的特點

    中國的姓氏分為單姓和複姓兩種,其中單姓多,複姓少。中國有句俗話說“張王李趙遍地劉(流)”,意思是張、王、李、趙、劉這五個姓是中國最多的單姓,其中姓張的最多。不過,最新的統計結果告訴我們,中中國人姓李的最多了,新的排列是李、王、張、劉、陳。

    姓氏中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組成的複姓是很少的,最常見的複姓是諸葛、歐陽、司馬、端木、公孫等。

    按照傳統習慣,中中國人一般姓父親的姓,只有少數人姓母親的姓。女子結婚後,仍然用原來的姓,不用改姓。

    漢族姓氏分佈有著明顯地區差異。李、王、張、劉等大姓在北方人中常見,而陳、趙、黃、林、吳等大姓在南方人中所佔比例較高。

  • 4 # 左佐木之助

    姬姓,中華上古八大姓之首,始祖為華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黃帝(姬軒轅),黃帝因長居姬水,以姬為姓。目前,後來衍生出周吳鄭王魯曹魏姓等411個姓,並由分支姓氏再衍生若干,是名副其實的“萬姓之祖”!姜姓源出神農氏(薑石年),炎帝生於姜水,因以水命姓為姜。目前,共有102個姓氏由姜姓衍生而來,包括呂、許、謝、紀、丘、盧等64個單姓和淳于、東郭、高堂、子雅、雍門、公牛等38個複姓。姚姓出自五帝之一的虞舜(),舜生於姚墟,他的後裔子孫便以地為氏,稱為姚氏。目前,共衍生出陳王胡陸潘孫等數十個大姓,更有數百個小姓。溯嬴姓淵源,可至顓頊高陽之玄孫伯益(大費),伯益因“為舜主畜”有功,舜賜給他“嬴”姓,奉玄鳥為圖騰。目前,徐、江、秦、趙、黃、樑、馬等姓均來源於贏姓。姒姓的祖先就是中國古代治水英雄大禹,姒文命。姒姓雖然歷史悠久,但全國目前不足2000人。實際上,姒姓衍生出了夏、曾、鮑、歐陽等姓氏,這些姓氏人口眾多。妘姓,是顓頊帝之孫祝融氏的後裔姓氏。火神祝融的後裔分為八姓,即己、董、彭、禿、妘、曹、斟、羋等,史書稱為“祝融八姓”。後來也衍生出很多其他姓氏,比如羅姓。媯姓與姚姓同源,出自五帝之一的虞舜, 屬於以居邑名稱為姓。媯姓為上古時期原始姓氏之一,得姓始祖是舜帝。後來衍生出薛、 陳、胡、袁、田、齊、王、孫等姓氏。姞姓是黃帝賜予他一個兒子的姓,是一個十分古老而又具有光榮傳統的姓氏。後來,從該姓氏衍生出吉、雍、楊、孔、尹、蔡、魯、允等姓氏。其中吉最典型,姞氏後人去女傍而改成簡寫吉氏。主要是因為一開始是,男女沒有固定的配偶,導致新生下來的孩子沒有父親,只知道母親。在群居的大家族中,母親成了後代子女唯一可以確定的宗親。正因為如此,所以就產生了以母為姓的族落。值得一提的是,“姓”分開來就是“女”和“生”,也就是“生母”的意思。當然,以母為姓,也體現出一開始女人在社會活動生產中的權力核心地位。

  • 5 # 檸羽76876

    姓的由來

    姓是漢字文化圈用作表示血緣集團的名稱,其所指範圍隨著地域和時代変動,氏則是姓的分支。姓的本意是女人生的子女,在上古時代,人類還處於母系社會,隨時間發展到父系社會後,姓則隨父親。

    中文名

    每個人都有名、姓,姓名是人的代號[1]。名是長輩在孩子出生後給起的,那麼姓又從何而來呢?中國的一些主要姓氏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中國歷史記載過的姓氏共有5652個,其中單音姓氏3484個,雙音姓氏2032個,三音姓氏146個,姓氏大約2800多個。

    早在上古時代的原始氏族,人就有姓了。當時社會氏族以母系為中心,帝王都以女旁為姓,比如神農姓姜,黃帝姓姬,虞舜姓姚等等。隨著人口的增多,以後的姓氏也多起來,五花八門各有原由,大致按如下情況得來:

    一是以祖先的族號為姓。如堯的一些子孫後代便姓唐。夏、殷、周等姓也大致如上得來。古代帝王死後,在宗廟的牌位上要寫上他們的王位,如周朝有文王、武王等。他們一些後代就分別姓文、姓武。二是以國名或地名為姓。古代一些國家的居民以國名為姓[2],如齊、魯、秦、晉等;有的是以居住地的地名為姓,如春秋時期齊國公族大夫分別住在城郭四邊,就以東郭、西郭、南郭、北郭為姓。諸如東門、南宮、歐陽等姓也如此得來。三是以官職或職務為姓。古代的官職有司馬、司徒、帥、尉等,任這些職務的人們的後代便取這些為姓。以職務為姓的也很普遍。如管樂器的姓樂,做買賣的姓商等。還有陶、屠、巫、卜等。四是以動植物為姓。許多人以動植物為姓,如牛、馬、龍、熊、楊、柳、柏、花等。五是以數字為姓。如伍、陸、萬等。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姓氏也不斷演變。如複姓的截音,把公孫截成姓公、姓孫,孟孫截成姓孟、姓孫,有些姓是帝王、官員、師傅賜給的,以後也就沿用下來。唐太宗李世民曾多次給屬臣賜姓,還有些是持姓人自己選取的。孩子也有選取姓氏的自由,子從父姓不是法定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動物為什麼要長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