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深夜聊齋

    唐朝以胖為美,不是說今天的肥胖,而是一種體態豐滿之美,是一種健康的美感。而之所以唐朝會出現這種審美觀,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1、北方胡人當時的審美傳統

    隋唐時期,雖然也是漢家江山,但兩朝的皇帝都有鮮卑族的血統。而且,當時北方經過了幾百年的五胡亂華,中原地區一直處於漢人與胡人大雜居的狀態,胡人逐步被漢人所漢化,但胡人的一些審美觀,也揉進了漢人的審美傳統之中。

    因此,有別於傳統漢人“楚王好細腰”的審美觀,這時候的漢人更加喜歡體態豐腴、形態柔美的形象。

    2、唐朝飲食結構的變化

    儘管一般認為,唐朝老百姓的富庶程度,可能不如宋代,但唐朝時期,中原北方收到胡人飲食文化的影響,非常之大。現在我們看一些反應唐朝飲宴盛況的影視片,經常看到他們用刀割羊肉、喝羊奶的情景。

    這種飲食習慣的改變,也讓“以胖為美”,成為可能。

    3、“胖”其實代表了一種“強國”的心態

    現在我們看一些世界上的發達國家,為何會有如此多的胖人?一是因為經濟發展的好,生活條件好;二是心態好,所謂“心寬體胖”,憂慮的事情少了,人心態樂觀了,自然會胖。

    在發達國家,為什麼憂慮的事情少呢?

    國家強盛,不必整天擔心外敵入侵;有吃有喝,不必擔心整天餓著肚皮;安居樂業,不必擔心沒有工作沒有事做。

    而大唐,正是這樣的國家。

  • 2 # 脫離組織的仙人掌

    我們知道,從漢末到唐初,打了400多年的仗,人口從6000萬減少到1200多萬,相當於5個人裡死了4個人,很多人不是戰死的,而是餓死的。在饑荒的時候,誰的脂肪多,或者誰的身體營養轉化率高,誰活下來的可能性就越大。這時候胖子就有優勢了,他們更有可能抗到下一次有糧食的時候。經歷了長期的戰亂和饑荒,能活下來的人,大部分都有胖子基因,所以唐朝人裡,胖子基因的比例遠高於正常年代,人們也更容易長胖。

    你看,唐朝“以胖為美”,和物質和文化有關,更和基因有關啊。

  • 3 # 大獅

    唐朝所謂的“胖”,並非現在我們所說的那種“土肥圓”式的胖,唐朝人就算口味再重,也不會喜歡肥嘟嘟體重一百二十公斤的豬妹。

    所謂唐朝以胖為美,是以唐太宗寵愛的楊玉環為標準,講求有型有肉,“肥而不膩”,多一寸顯胖,少一分顯瘦,身材勻稱豐滿,再加上羊脂白玉般的肌膚,讓人看著有眼福,有感覺,有“味道”,使人垂涎三尺,欲罷不能,期盼能品嚐這“世間美味”,盡情享受魚水之歡、龍鳳之樂,雲雨之情。要知道雙手抓過去,又滑又軟,才是上品;摸一摸水光溜滑,才是佳品。一把抓過去,除了肋條啥也沒有,讓人不禁失望。

    轉回話題,只說唐朝胖妹。唐朝中前期,百姓生活水平較高,加之受胡人文化影響,因此人們的思維意識相對開放,又因武則天建立大周王朝,登基為女皇的緣故,女人的地位相對較高,不受孔孟儒家思想所約束,與男子一樣出入各類公眾娛樂場所,喝酒吃肉,賭錢鬥雞,十分瀟灑。若您去西安博物館,其中便有男子著女裝,女子著男裝的塑像,十分清晰的說明當時的開化程度。夜夜笙歌舞不停,霓虹初上華燈時,好一個大唐盛世,“極樂之宴”也非虛。

    開放的性格,有錢有閒的生活,使得非常愜意,偏巧楊玉環得寵,女子們紛紛效仿,認為身材圓潤一些才叫最美,因此女子不忌口,讓自己也成為楊玉環。這一來,“唐朝胖美人”的典故就出來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地面壞了不用擔心,不同舊地坪如何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