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榮耀歷史
-
2 # 信仰幻想流代表東旭鷹
其它國家稱“公”,是來自周王朝的正式分封,我重點說一下楚國“王”的來歷。
在西周開國的時候,楚國的祖先因參加滅商鬥爭,被賜予“子”的稱號。比其他諸侯,地位更低。其後人一度連參加諸侯盟會的資格都沒有!
後來楚國逐漸強盛,不甘心地位的低下,一度與周為敵,並曾讓周昭王在討伐楚國時淹死。但是在周穆王時期,楚國曾幫助周國鎮壓叛亂。
周夷王時期,楚國領袖熊渠曾封兒子為王,但在周厲王時為了避免與周衝突而去掉王位。
周桓王時,楚國強大,領袖熊通向周王要更高爵位,卻遭到拒絕,所以熊通乾脆自稱為王,以後楚國君主便以王自稱。
-
3 # 林城—布衣
西周立國後,周武王採用分封制治理國家。周天子為天下共主稱“王”,而分封的諸候也分有等級,只可稱“公”或“侯”。
春秋時期,周天子勢力逐漸衰微,失去了對諸侯的有效控制能力。諸侯相互攻伐,產生了“春秋五霸”中有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等。可知,春秋時楚國國君已稱“王”。
史書記載,楚國疆域在南方,周王室和中原諸侯多以蠻夷待之,歷代楚人對此非常不滿。楚國蓽露藍簬、開疆擴土,國勢漸強。
前704年,熊通任楚國君時,要求周天子提升楚國的封爵等級,而沒有獲得同意。熊通一怒之下自稱王號,稱為"楚武王"。 楚武王稱王,開諸侯僭號稱王的先河,周王室勢力衰微,無可奈何。熊通,是史書記載楚國和諸侯國君稱王的第一人!
楚國國君稱“王”,是一種向周王室表示不服和分庭抗禮,也是一種向中原列國的示強。
這個問題觀察很細緻,看春秋戰國歷史,一直有這樣一些名字讓人感覺混亂:齊桓公、楚莊王、齊威王、秦孝公、魏文侯、魏武侯、秦昭襄王等等,從中可以看到有王、公、侯三種不同的稱呼,這是爵位制度。
周天子是王爵,比如周武王姬發,王爵下面是周天子分封的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姬發分封諸侯國時,不同人因為功勞不同,所獲封的爵位也不同,比如說魯國是周公的封地,爵位是公爵,所以魯國國君稱為魯某公;齊國是姜子牙的封地,爵位為侯爵,所以齊國國君應該稱為齊侯;楚國是子爵國,所以楚國君主應該稱為楚子。
齊國君主應該稱為齊侯,但是我們知道的齊國君主都是稱“公”,戰國後期還稱“王”,楚國君主應該稱楚子,但是春秋時期楚國國君就公開稱“王”,為什麼會這樣?
1、齊國君主並不是自己僭越稱“公”,而是別人的尊稱。《左傳》中提到齊國君主,更多的時候直接稱齊侯,如需表示尊重的地方會稱“公”,同理其他非公爵國的國君都存在這種情況。
2、楚國君主稱“王”則是僭越自稱,大逆不道,如果周天子願意,可以召集天下諸侯討伐楚國。楚國是子爵國,爵位很低,而且楚國的封地在現在的淮河以南,江西、湖南等地,在春秋時期,這些地方是野蠻之地,未開化之地,而中原的齊國、晉國、宋國等國自詡為文明,很瞧不起楚國,當時他們的態度就像現在我們聽到食人族部落一樣。楚國也是具有野性,你不和我玩,我自己玩,於是堂而皇之地稱“王”,因為當時周天子式微,有心無力,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其他諸侯國看不到有利可圖,也就無動於衷,所以楚國就一直稱王。
3、到戰國時期,戰國七雄的實力大增,周天子已經可有可無了,各國也不再顧及禮儀,除楚國一直稱王外,魏國在魏惠文王時期稱王,趙國在趙武靈王時期稱王,南韓在韓宣惠王時期稱王,燕國在燕昭王時期稱王,齊國在齊威王時期稱王,秦國在秦惠文王時期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