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耗子尾汁好滋味
-
2 # 踏雪擒龍
誠然,李元昊的資歷不足以受用太祖這個頭銜。
太祖,必須是肇基立業的開國皇帝才可為之,李元昊雖然確實是西夏國的開國皇帝,能力什麼的也算不錯。但卻只能稱宗,不能稱祖。就像李世民一樣,只能稱太宗,而不能稱太祖。
父輩們的奠基西夏真正意義上的開國皇帝應該是李元昊的爺爺李繼遷,也就是“夏太祖”。李元昊嚴格來說應該是一個繼業者,而非是創業者。李繼遷活著時,党項人建國的條件還不成熟。只能積極聯絡遼軍,暗中招兵買馬,侵城掠地,爭取資本。後來佔領了靈州等西北重鎮,並順勢實行韜光養晦的政策,降遼附宋,為西夏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之後長子李德明繼承夏國公爵位,在此基礎上繼續奮鬥,多次進攻宋朝,從中獲取了很多利益,更加鞏固了党項人的統治根基,此時的李德明不是皇帝卻勝似皇帝。到李元昊繼位時,具備了脫宋自立的資本,稱帝、改國號就水到渠成了。
李元昊自己應該也心知肚明,目前所擁有的一切都是爺爺爸爸留下來的,自己作為後輩沒有資格去稱祖。
李元昊,西夏王朝開國皇帝,生於公元1003年,党項人,原名拓跋元昊,是北魏王朝皇室後人。公元1038年,李元昊登基稱帝,建立西夏王朝,定都興慶府(今寧夏省銀川市)。公元1048年,在位十年的李元昊遇刺身亡,廟號“景宗”,諡號“武烈皇帝”。
很多讀者可能會有一個疑問,李元昊作為開國皇帝,為何廟號是極為罕見的“景宗”?
縱觀中國歷史上的所有開國皇帝,可以發現大部分開國皇帝的廟號都是太祖、高祖、以及世祖這幾個,廟號為“宗”的開國皇帝非常很少見,比較著名的有東晉王朝開國皇帝司馬睿,廟號“中宗”、南宋王朝開國皇帝趙構,廟號“高宗”、清王朝開國皇帝皇太極,廟號“太宗”。
到底李元昊的廟號為何是極為罕見的“景宗”?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可以從上面所說的司馬睿、趙構、皇太極三位開國皇帝尋找答案。
司馬睿建立的東晉是延續西晉,雖然是開國皇帝,但有中興晉王朝的意思,所以廟號“中宗”,趙構建立的南宋時延續北宋,得到的廟號是“高宗”。另外,因為清王朝的奠基人是努爾哈赤,既然追尊努爾哈赤為太祖,皇太極的廟號是“太宗”也沒有任何不妥。
至於李元昊的廟號,當然也是從李元昊的祖上尋找答案。唐朝中期,唐德宗李適在今天的西北一帶設定了“定難軍節度使”,目的是隨時勤王(勤王的意思是皇帝有難,各地大臣將軍出兵救援)。黃巢起義後,定難軍節度使拓跋思恭(李元昊的同族祖上)起兵勤王有功,被唐僖宗李儇賜姓“李”,這是北魏皇室後人被賜唐朝國姓的開始。
過了將近二三十年,唐朝滅亡,華夏大地四分五裂,定難軍節度使割據一方,而且本來不是世襲的定難軍節度使,變成李思恭家族成員世襲,甚至不願歸附後來建立的北宋。到了公元990年(北宋時期),李元昊的祖父李繼遷自立夏王,這是西夏王朝的立國雛形。
公元1004年,李繼遷去世,兒子李德明承襲夏王位,最初給李繼遷上的廟號是“武宗”。李德明的才能比起其父有過之而無不及,不斷壯大了自己的實力,準備隨時稱帝。不過在公元1032年,李繼遷突然病死,王位終於傳到了兒子李元昊手上。
公元1038年,一切準備妥當後,李元昊正式登基稱帝,建立西夏王朝,定都興慶府(今寧夏省銀川市)。在計劃給祖父李繼遷、父親李德明上廟號時,李元昊認為祖父李繼遷建基立業,於是把原廟號“武宗”改為“太祖”,父親李德明有開疆拓土之功,上廟號“太宗”。
既然太祖、太宗兩個廟號都被用了,等到李元昊在公元1048年去世之後,雖然是開國皇帝,就得到了極為罕見的廟號“景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