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2W又能怎樣嘛,賣不起不是華為的問題,是我們自己的問題,窮!沒錢!當年大哥大一部賣一萬塊錢不也沒人講什麼嗎?至少從定價來看,華為就沒有想過要把Mate X賣得多火,產能和成本是非常大的問題。中國市場售價應該會比國外更加便宜一些,起售價應該是在14000元左右,即便是現在的售價,全球賣個幾十萬臺應該也不是問題,只要華為能夠供上貨來。
Mate X對於華為來講確實是一個里程碑式的產品,如果說之前中國產廠商發一發力還可以做出像P30、Mate 20這樣的手機,那麼現在要想做出Mate X一樣的機器,那難度真的就拉得非常大了。之前雷軍採訪被問到小米會不會考慮做摺疊手機,雷軍講到說目前供應鏈不成熟,摺疊結構不合理的情況下做一個1000mAh電池的手機會被米粉罵,結果呢?華為塞了一個4500mAh的電池在Mate X裡面,而且厚度只有5.4mm,摺疊起來也只有11mm左右。
那麼Mate X除了華為已有的5G晶片、55W超級快充、四攝組合這些堆料之外,華為主要解決了兩個問題,一塊是摺疊鉸鏈結構,一塊是摺疊散熱。
摺疊手機的核心就是如何合理解決螢幕的摺疊問題,目前三星和華為給了市場兩個方案,在沒有大面積銷售反饋的情況下,我們暫時不判斷哪種方案更好。但是華為這一次自主研發的摺疊鉸鏈結構,真不是一般廠商能做出來的,柔性螢幕雖然軟但是無法拉伸,也就意味著鉸鏈在開合的時候100多個零部件配合,主動調整自身厚度,做到貼合螢幕,這個結構華為做了三年。
像上面說的,華為Mate X的研發就已經耗掉幾十億人民幣,後面還有整體零部件的供應,比如說那塊京東方柔性螢幕,據說成本就需要2000元人民幣,鉸鏈的成本也不低,所以Mate X定價17000元也是華為迫不得已。而且現在本來就是我有你無的局面,三星不可能在Galaxy Fold沒有正式開售之前將螢幕供給其它廠商,目前除了三星和華為自主研發了鉸鏈結構之外,也暫時沒有其它廠商公開自己成熟可量產的鉸鏈方案,京東方的柔性螢幕本身產能有限,肯定優先供貨華為,其它廠商根本拿不到貨,至少到2020年摺疊手機這一塊也就只有三星和華為兩家相互玩玩,那麼定價而言自然就不受需求的影響咯,大家開心就好。
那麼坦率的講,17500元買這個手機到底實用麼?那麼我們先看17500元你能買到什麼:如果你是一個果粉,你可以買到一臺iPhone Xr外加一臺Macbook Pro 256G版本,或者買一臺iPhone Xs外加一臺2018款iPad Pro;如果你是安卓使用者,你可以買一臺華為P30 Pro外加一臺Surface Book,或者三星S10+外加一臺ThinkPad Carben;如果你是單反使用者,17500元可以買任何一個“大三元”鏡頭,或者一臺A7R3機身,或者一臺大疆悟系列機器。拿這些東西換一部手機,自己先想一想值不值得。
不管最終Mate X在中國售價多少,香就是了。
賣2W又能怎樣嘛,賣不起不是華為的問題,是我們自己的問題,窮!沒錢!當年大哥大一部賣一萬塊錢不也沒人講什麼嗎?至少從定價來看,華為就沒有想過要把Mate X賣得多火,產能和成本是非常大的問題。中國市場售價應該會比國外更加便宜一些,起售價應該是在14000元左右,即便是現在的售價,全球賣個幾十萬臺應該也不是問題,只要華為能夠供上貨來。
Mate X對於華為來講確實是一個里程碑式的產品,如果說之前中國產廠商發一發力還可以做出像P30、Mate 20這樣的手機,那麼現在要想做出Mate X一樣的機器,那難度真的就拉得非常大了。之前雷軍採訪被問到小米會不會考慮做摺疊手機,雷軍講到說目前供應鏈不成熟,摺疊結構不合理的情況下做一個1000mAh電池的手機會被米粉罵,結果呢?華為塞了一個4500mAh的電池在Mate X裡面,而且厚度只有5.4mm,摺疊起來也只有11mm左右。
那麼Mate X除了華為已有的5G晶片、55W超級快充、四攝組合這些堆料之外,華為主要解決了兩個問題,一塊是摺疊鉸鏈結構,一塊是摺疊散熱。
摺疊手機的核心就是如何合理解決螢幕的摺疊問題,目前三星和華為給了市場兩個方案,在沒有大面積銷售反饋的情況下,我們暫時不判斷哪種方案更好。但是華為這一次自主研發的摺疊鉸鏈結構,真不是一般廠商能做出來的,柔性螢幕雖然軟但是無法拉伸,也就意味著鉸鏈在開合的時候100多個零部件配合,主動調整自身厚度,做到貼合螢幕,這個結構華為做了三年。
摺疊手機對於散熱的要求也非常重要,華為Mate X螢幕比傳統手機增大了接近一倍,螢幕越大發熱越高,同時5G晶片發熱也比4G晶片大,如果無法解決散熱問題,做個暖寶寶出來是沒有使用者願意使用的,而且如果散熱不均勻,也會影響螢幕的使用體驗。所以這一次華為也將散熱膜做成了可摺疊的形式,隨著手機的摺疊,散熱膜也會跟著變換;其次為了確保晶片的散熱,華為也加入了液冷散熱管;在鏡頭模組上還使用了相變材料(遇冷變固體,遇熱變液體)來為鏡頭模組散熱。像上面說的,華為Mate X的研發就已經耗掉幾十億人民幣,後面還有整體零部件的供應,比如說那塊京東方柔性螢幕,據說成本就需要2000元人民幣,鉸鏈的成本也不低,所以Mate X定價17000元也是華為迫不得已。而且現在本來就是我有你無的局面,三星不可能在Galaxy Fold沒有正式開售之前將螢幕供給其它廠商,目前除了三星和華為自主研發了鉸鏈結構之外,也暫時沒有其它廠商公開自己成熟可量產的鉸鏈方案,京東方的柔性螢幕本身產能有限,肯定優先供貨華為,其它廠商根本拿不到貨,至少到2020年摺疊手機這一塊也就只有三星和華為兩家相互玩玩,那麼定價而言自然就不受需求的影響咯,大家開心就好。
那麼坦率的講,17500元買這個手機到底實用麼?那麼我們先看17500元你能買到什麼:如果你是一個果粉,你可以買到一臺iPhone Xr外加一臺Macbook Pro 256G版本,或者買一臺iPhone Xs外加一臺2018款iPad Pro;如果你是安卓使用者,你可以買一臺華為P30 Pro外加一臺Surface Book,或者三星S10+外加一臺ThinkPad Carben;如果你是單反使用者,17500元可以買任何一個“大三元”鏡頭,或者一臺A7R3機身,或者一臺大疆悟系列機器。拿這些東西換一部手機,自己先想一想值不值得。
不管最終Mate X在中國售價多少,香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