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123456789wolf
-
2 # 福澤天下趙老闆
日本在戰後政治基礎是和平憲法給日本在國際社會帶來巨大利益,美國的邦助發展和良好的國際社會的認肯使政府和人民努力日本經濟發展速度極快,短短三十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民過上富足的生活,雖著經濟強大,政治家的野心也開始出現,開始解除和平憲法的條款一步步廢除,國際社會的警覺阻止會使日本經濟停滯不前,政治基礎遭到破壞。
-
3 # 四川達州人
二戰後,倭國政治唯一的特點就是右傾化。
本來,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都是正常國度,也就是說,絕大多數國家是國民意識形態保守部分略微佔據優勢。嗯,除了法國的左右平分之外,就是日本的重度保守。
這種重度保守,無處不體現在日本。比如日本政治光譜中左翼衰微到常年不足30%,這是日本國民整體意識的真實體現,也與日本國民嚴重老齡化有關。
如果,要給日本的右傾化貼一個標籤,則當然是美國控制下的右傾化。
1945年日本投降,美國政府曾試圖讓日本走上正常化、民主化、非軍事化,甚至組建社會黨政府。但1948年蔣的迅速潰敗讓美國改變了壓制政策,逐步放鬆對財閥的經濟監管,匆匆結束對戰犯的清算,改以扶持日本再起以封鎖壓制中國蘇聯的基本策略。所以,日本財閥、右翼分子、軍國主義殘渣餘孽、黑社會等迅速組合形成了1955年政治體制,長期控制政權並開始再度右傾化的歷程。
自1994年開始,以共和黨獲得眾議院控制權為標誌性事件,冷戰獲勝的美國也開始了一輪右傾化,日本政壇同樣開始洗牌。結果混亂後的日本以社會黨為首的左翼勢力幾乎泡沫化,自民黨再次崛起,而掌控日本政壇的兩大政黨竟然都是右派勢力。
所以,在可以預想的未來一段時間,日本政治還會是右翼唱主角,左翼在掙扎。
-
4 # 稻門YAO
從我直觀的感受來看,第一個恐怕就是象徵天皇制,天皇仍然是日本的最高元首,但日本不會在對外檔案中再稱呼自己是“皇國”。回顧維新之後日本癲狂的歷史,天皇很多次都成為政黨與國會鬥爭的工具,並間接推動了日本的對外侵略。二戰後的象徵天皇制,也是對皇國體制的一個重大轉變。
第二個就是所謂的保守主義體制,這裡的保守體制並不是指思想的右傾化,而是二戰之後日本特殊的政治經濟發展模式。不少英文文獻中,都使用regime這個詞來進行表示。簡單的來說就是在自民黨的主導下推動的日本產業政策,一方面是扶植大型的國際出口企業,如汽車和電子,而這些大企業又對自民黨的選舉活動大力支援;另一方面是保護國內的弱小產業,尤其是農業和中小企業,而這些行業又為自民黨提供穩定的票源。這種體制是日本在二戰之後的政治高度穩定,並且取得了快速的經濟發展。雖然在90年代之後,這個體制被大大削弱,但目前其大體輪廓仍然保持了下來。
第三就是在外交領域的所謂專守防衛。第九條中明確規定了日本沒有交戰權,與此同時,美國又負責日本的安全防衛,使得日本可以把主要的精力用於經濟增長上。目前,安倍雖然蠢蠢欲動,想對這一原則進行修改,但真正修改還是非常困難的。
以上就是幾個戰後日本政治的特點,尤其是和戰前的日本相比較。
回覆列表
二戰後日本是在美國的庇護下經濟迅迅速發展,科技強盛,政治上一直為美國馬首是瞻,是美國亞太再平衡,圍堵包圍中國的前沿徵地。近年來日本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在國際上尋求政治大國地位,頻頻參與南海事務,意圖就是攪亂南海。在軍事上,日本一直想走出去,修改憲法就是典型例子。 總而言之,日本在政治上不是獨立自主的,二戰以後到現在一直是美華人的傀儡,嚴格來說戰敗國日本不能擁有軍隊的。這都是美國在後面操控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