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自由走向完美
-
2 # 倍多紛親子聊天室
從小要鍛鍊孩子做家事,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們家長會忽略掉的,因為總認為孩子還小,其實當孩子在一歲多時,看見父母做家事,就想去當小幫手,在這個時候,在安全的情況下,就讓孩去嘗試吧。
孩子這個時候也是對新生事物的探索階段,對身邊的事情感到好奇,一定要利用好這個階段培養孩子做家事,如果錯過了這段黃金期,等孩子長大後想叫也叫不動了。會做家事的孩子就知道感恩,也才知道珍惜自己和別人的勞動成果。為什麼這麼說呢?大家可以參考外國小朋友,從小就接受各種訓練,倆孩子變成一個有用的人。而我們中國很多小孩都不知不覺養成媽寶和公主病的孩子,這是值得喲們深思的……
一切從做家事開始培養吧!
-
3 # 黃衣心理
參與勞動,才更珍惜成果。
《憫農二首》:春種一粒粟,秋成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當我想要寫這個問題的回答時,我家裡9歲的小兒子跑來背了一首詩,然後一本正經地告訴我:“這首詩就是教我愛惜勞動成果的啊!”
是啊,我想:孩子單純的心思感受是很清晰的。他說的正是教育孩子愛惜勞動成果最根本的方法,那就是:參與勞動,才更珍惜成果。
回答這個問題,身為一個心理諮詢師、兒童心理發展評估師,我想從自己的經驗來談,給大家講講我是怎麼養育這裡這個9歲小娃兒的。
幼兒時期的啟蒙孩子會走路起,就給他準備了寶寶包,一隻很可愛的淺藍色毛絨小象,是他自己挑選的。包包不大,萌萌噠,可以裝下他的小水瓶、繪本書、小玩具。凡出門,一定會幫他揹著,提醒他背好包包,在他喝完水以後提醒他裝回包裡。
就在這個小細節裡,耐心陪伴的過程中,孩子做事情、照顧自己物品的能力、為自己的事情負責的能力就啟蒙了。
兒童時期的樂於做事我家小孩讀幼兒園時,經常接他回家的路上買菜和水果,也會引導他認知果蔬,同時讓他選擇菜品和喜歡的水果,於是買了菜和水果就有一部分需要他來拿回家。
開始的時候孩子很賣力氣,我就抓住他這個開心的勁頭兒,表揚他會幹活、懂事兒、能幹。時間長了,孩子就能夠很自然地幫助家長提菜和物品了。
學生時代的勤奮美國心理學家埃裡克森的人生髮展八階段,講到6-12歲的小學階段, 要形成勤奮的品質。形成這個好品質,就需要家長放下焦慮,重視做事的能力。
我家裡常見的是孩子每天整理自己的物品,收拾屋子裡的垃圾並提出去扔掉,每晚清洗自己的內衣褲。在他學習之餘,有限的時間裡,家長會提醒他完成這些事情。久而久之,孩子形成了順手做事的好習慣。包括家裡的洗衣機、煮茶壺、煮奶壺、電飯煲的使用,孩子都會瞄一眼,學會並幫家長做家務。
而我們的家長朋友們通常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更多,更加焦慮孩子的在校表現或者作業完成情況,這樣的前提下,就不由自主地忽視孩子動手做事的能力培養了。
當孩子能夠有機會參與做事情,他會更珍惜勞動成果的。比如:他剛把地板拖乾淨,他肯定不會去踩髒,吃東西也會小心不弄髒地板。養成了這樣的習慣,孩子也會珍惜家長的勞動成果的。
回覆列表
一些關於孩子的問題,那麼一定要首先備註清楚孩子的年齡,無論是哪一個專家,他給你做解答的時候,他就說是要根據年齡判斷的,因為孩子成長他是有發展規律的,那麼如果不是在正確的年齡,對於一些建議的話,那麼對您來說就是知道孩子話,那肯定是一些錯誤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