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九邊Pro

    因為之前太平天國擊潰了清軍的江南江北大營,幾乎消滅了清軍最後能調動的野戰部隊。外部壓力沒有了,太平天國內部的矛盾才爆發出來,然後等內耗差不多了,湘軍攻破天京

  • 2 # 濤聲依舊3833

    清軍當然樂於看熱鬧。

    期間,清軍和太平軍正處於相持階段,太平軍不出動,清軍也不敢輕舉妄動。但在太平軍城內看似平靜的時候,清軍突然發現城內排水河排出的水居然變成了紅色 ,並流出大量屍體,清軍分析太平軍內部發生了相互殘殺。清軍當然樂於看到這種情況,自然要袖手旁觀,靜觀其變。

  • 3 # 學習嘞強國吧

    首先看題目就知道太平天國和清軍是敵對的雙方,雙方都想致對方於死地。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太平天國運動席捲全國,劍指北京。曾國藩臨危受命,率領湘軍開闢江北江南大營,依靠長江抵抗太平天國軍隊。在交戰前期,太平天國佔盡優勢,氣勢如虹,一路打到安徽、湖北。可是洪秀全貪圖享樂,各大天王相互猜忌、擁兵自重,喪失了戰爭的主動權,天平向清軍傾斜。所以當太平天國天王間互相殺戮時,清軍是非常高興的,曾國藩巴不得見到這種情況。戰爭機器一旦運作起來,它的消耗是非常大的,對於當時的清軍來說,成本也是非常大的。所以,不戰而屈人之兵,讓對方內耗,是上上之策。同時,也側面反映了天平天國運動是註定不能成功的,農民起義存在侷限性。不得不說是一個階級的悲哀。

    我們應從歷史中總結教訓:只有團結才能形成力量,臨陣內訌是大忌。另外,一個集體必須要有組織有紀律,沒有規律,不成方圓。太平天國帶給我們太多的思考。

  • 4 # 一貳一橙

    天京事變是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這場事變的具體時間應該是在1856年9月4日,北王韋昌輝誅殺東王楊秀清開始,到11月北王被誅殺結束,持續了3個月。

    在這三個月裡,太平天國內耗嚴重,死者數萬,將領自保不暇,這本是清軍最佳的出兵時機,可此時的清廷在做什麼呢?

    太平天國能在內耗中生存下來,還是靠著盟友和敵軍的幫助

    首先是盟友,在太平天國起義的兩年後,北方同樣也興起了一支由貧困農民組成的軍隊,稱之為“捻軍”,首領是叛賣私鹽的地主家孩子張洛行。與太平天國建立固定政權不同,捻軍採取的是運動戰,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在奔跑中把清軍給拖垮了。

    捻軍在數年間就橫行江蘇、山東、河南、安徽等地,而在天京事變的前一年,張洛行已經自稱“大漢永王”,效仿太平天國金田建制一樣,以安徽為根據地,設立《行軍條例》十九條,分封黃白藍黑紅五大旗主,捻軍人數達到十萬之多。在天京事變之時,捻軍正牽制著負責北方的“僧王”僧格林沁和袁甲三部,分散了清軍大部分軍力,使他們無力在江南用兵。其二,南方專門負責對付太平天國的有:曾國藩的湘軍、向榮的江南大營和琦善的江北大營。雖然咸豐皇帝下令讓幾十個漢族大臣建立團練,但實際有作用的就只有曾國藩的湘軍了。1856年6月,在江南、江北兩股力量連續被東王楊秀清摧毀後,南方只剩下一個曾國藩還在獨立支撐著大局。

    而此時的曾國藩才剛從南昌之圍中解困,但太平天國在翼王石達開的輔政之下,天國及時轉攻為守,李秀成、陳玉成、楊輔清、石鎮吉等後起之秀開始獨擋一面,從而保住了混亂後的天國江山。其三,天國能最終轉危為安,其實還得感謝兩個國家的幫助,那就是後來火燒圓明園的英法聯軍。這隻五千多人的軍隊,在1856年10月就以亞羅號事件挑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時間點正好卡在了天京事變之後的一個月。

    清廷當時是焦頭爛額,所謂“髮匪未清,捻賊又起,捻賊未消,夷人又至”,咸豐皇帝被氣得急火攻心,得先處理好近在眼前的英法聯軍和捻軍,至於南方的太平天國則只能交由曾國藩去負責,它內不內亂都已經不管朝廷的事,因為清廷實在是管不了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能做到在培養倉培育嬰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