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張居正改革,就要從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問題講起。這就涉及到“官無封建,吏有封建”的問題。這個問題也是中國古代各個王朝面臨最大的內部問題,每個王朝興衰雖然各有不同,但是從核心本質上都是因為這個問題導致的。
“官無封建,吏有封建”說的意思是,官僚集團事實上是根本無法掌控到底層民眾的,由於官員不能世襲,只能在一段時間內臨時在一個地方任職,所以實際上地方基層財政、行政、司法等會被一群小吏把持。這些人才是真正統治民眾的,也是直接搜刮民眾財產的。胥吏會透過各種方式鞏固自己在當地的特權,一方面與地方官僚做利益交換,一方面把自己的特權惠及子孫。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問題呢?這是因為科舉制度沒有教會讀書人治理國家的才能,由於科舉制度培養的人才只會倫理綱常四書五經這些虛的東西,正如張居正所說:“國家以高官厚祿養畜此輩,真犬馬不如也。”所以當一個地方官員被派往陌生的地方,他想要處理好當地事物就只能跟常年呆在地方上的“老油條”胥吏們合作!胥吏們負責把老百姓的錢糧賦稅徵收上來,同時以“潛規則”的形式保留一部分,另外部分利益交給地方官員,確保自己在某一個領域的特權。同時,地方官僚又透過利益輸送給京城的更高階層官僚,換取自己的仕途平穩。但是隨著食利階層的逐步壯大,官僚集團人數越來越多,需要輸送的利益也越來越大,胥吏們為了維持自己的利益,就會橫徵暴斂,這樣底層民眾大量破產變成流民,同時土地日益集中到少數地方利益集團手裡。
一方面帝國財政支出越來越多,一方面很多賦稅卻很難精確統計,成為一筆糊塗賬,更有甚者大量利益階層故意隱匿土地,偷逃賦稅。在這個迴圈慣性下,中國古代帝國一般一百年左右就會陷入嚴重財務危機。一般在這種情況下,要麼出現一位政治家透過改革來短期解決一下這個問題,給帝國續下命,要麼就是嚴重的社會危機造成改朝換代。
明朝也是如此,到明嘉靖年間,國家已經到了崩潰邊緣。一方面土地兼併嚴重,大量土地集中到了地主官僚階層手中,這些人透過各種辦法逃避稅收,造成國內一半左右的田產從不交稅;另外一方面,政府支出卻越來越多,對抗北方少數民族花費巨大,各種公共設施和賑災等支出,財政赤字嚴重。用張居正本人的話說:“曰宗室驕恣,曰庶官瘝曠,曰吏治因循,曰邊備未修,曰財用大匱。”
面對這樣的問題,核心本質就是要重新加強帝國機器的運轉效率。為此張居正做了以下幾點改革:
1、制度上改革:“考成法”對官僚集團用KPI來考核。嚴格考察各級官吏執行情況,要求定期反饋執行結果。另外大量裁撤冗官冗員,對於光說不練的官員,一律下課處理。
2、經濟上的改革:“一條鞭法”,“一條鞭法”就是把徭役併入徵銀,按畝這算繳納。這樣大大簡化了稅收流程和手續,方便了徵收。
3、軍事方面:任用戚繼光和李成梁鎮守北方,改善與韃靼之間的關係,透過茶馬互市,解決了北方邊患。透過海禁,逐步肅清了嘉靖以來的倭寇問題,“南倭北虜”的問題在張居正執政期間得到徹底解決。
4、水利方面:任用潘季馴治理黃河和淮河,取得良好成效。
可以說,張居正在位期間,透過以上幾點改革,提高了明王朝官僚集團的運作效率,財政收入有了較大提高,國庫存銀從嘉靖年間不足一百萬兩迅速提高到萬曆初期八九百萬兩,太倉儲存的糧食高達1300萬石,可供十年使用。正是因為張居正的改革,緩解了明朝中葉以來的經濟和財政危機,穩定了明朝統治。可以說張居正以一人之力,硬生生地把明王朝從危機泥潭中拉了出來。更有學者認為,正是因為張居正的改革,延緩了明朝滅亡,明朝最後的70多年是張居正給續命的。
談到張居正改革,就要從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問題講起。這就涉及到“官無封建,吏有封建”的問題。這個問題也是中國古代各個王朝面臨最大的內部問題,每個王朝興衰雖然各有不同,但是從核心本質上都是因為這個問題導致的。
“官無封建,吏有封建”說的意思是,官僚集團事實上是根本無法掌控到底層民眾的,由於官員不能世襲,只能在一段時間內臨時在一個地方任職,所以實際上地方基層財政、行政、司法等會被一群小吏把持。這些人才是真正統治民眾的,也是直接搜刮民眾財產的。胥吏會透過各種方式鞏固自己在當地的特權,一方面與地方官僚做利益交換,一方面把自己的特權惠及子孫。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問題呢?這是因為科舉制度沒有教會讀書人治理國家的才能,由於科舉制度培養的人才只會倫理綱常四書五經這些虛的東西,正如張居正所說:“國家以高官厚祿養畜此輩,真犬馬不如也。”所以當一個地方官員被派往陌生的地方,他想要處理好當地事物就只能跟常年呆在地方上的“老油條”胥吏們合作!胥吏們負責把老百姓的錢糧賦稅徵收上來,同時以“潛規則”的形式保留一部分,另外部分利益交給地方官員,確保自己在某一個領域的特權。同時,地方官僚又透過利益輸送給京城的更高階層官僚,換取自己的仕途平穩。但是隨著食利階層的逐步壯大,官僚集團人數越來越多,需要輸送的利益也越來越大,胥吏們為了維持自己的利益,就會橫徵暴斂,這樣底層民眾大量破產變成流民,同時土地日益集中到少數地方利益集團手裡。
一方面帝國財政支出越來越多,一方面很多賦稅卻很難精確統計,成為一筆糊塗賬,更有甚者大量利益階層故意隱匿土地,偷逃賦稅。在這個迴圈慣性下,中國古代帝國一般一百年左右就會陷入嚴重財務危機。一般在這種情況下,要麼出現一位政治家透過改革來短期解決一下這個問題,給帝國續下命,要麼就是嚴重的社會危機造成改朝換代。
明朝也是如此,到明嘉靖年間,國家已經到了崩潰邊緣。一方面土地兼併嚴重,大量土地集中到了地主官僚階層手中,這些人透過各種辦法逃避稅收,造成國內一半左右的田產從不交稅;另外一方面,政府支出卻越來越多,對抗北方少數民族花費巨大,各種公共設施和賑災等支出,財政赤字嚴重。用張居正本人的話說:“曰宗室驕恣,曰庶官瘝曠,曰吏治因循,曰邊備未修,曰財用大匱。”
面對這樣的問題,核心本質就是要重新加強帝國機器的運轉效率。為此張居正做了以下幾點改革:
1、制度上改革:“考成法”對官僚集團用KPI來考核。嚴格考察各級官吏執行情況,要求定期反饋執行結果。另外大量裁撤冗官冗員,對於光說不練的官員,一律下課處理。
2、經濟上的改革:“一條鞭法”,“一條鞭法”就是把徭役併入徵銀,按畝這算繳納。這樣大大簡化了稅收流程和手續,方便了徵收。
3、軍事方面:任用戚繼光和李成梁鎮守北方,改善與韃靼之間的關係,透過茶馬互市,解決了北方邊患。透過海禁,逐步肅清了嘉靖以來的倭寇問題,“南倭北虜”的問題在張居正執政期間得到徹底解決。
4、水利方面:任用潘季馴治理黃河和淮河,取得良好成效。
可以說,張居正在位期間,透過以上幾點改革,提高了明王朝官僚集團的運作效率,財政收入有了較大提高,國庫存銀從嘉靖年間不足一百萬兩迅速提高到萬曆初期八九百萬兩,太倉儲存的糧食高達1300萬石,可供十年使用。正是因為張居正的改革,緩解了明朝中葉以來的經濟和財政危機,穩定了明朝統治。可以說張居正以一人之力,硬生生地把明王朝從危機泥潭中拉了出來。更有學者認為,正是因為張居正的改革,延緩了明朝滅亡,明朝最後的70多年是張居正給續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