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骨骼的大體形態推斷年齡,要求所觀察骨骼的解剖結構必須完整。有時,現場僅有體積較小的骨碎片,或骨骼不完整,就需要進行骨組織學觀察,根據其骨組織年齡的時序性變化推斷死者的年齡。由於50歲以上年齡的骨骼大體解剖結構變異較大,判定結果的不準確,骨組織學檢查法可一定程度上彌補這方面的不足,為老年組骨骼年齡判定提供一種較可靠的方法。早在1936年就有學者注意到了長骨皮質密質骨的組織結構隨年齡增加而呈現規律性變化。Jowsey提出了用股骨中段骨密質組織學可判定年齡,哈佛氏管周長隨年齡增加而明顯增長,骨單位直徑並不隨年齡增加而縮小。Currey觀察了19例股骨中段骨密質,認為隨著年齡增加,骨單位及骨板的密度增加,而骨單位平均直徑隨年齡增加而變小,哈佛氏管平均直徑及密質骨厚度不發生明顯改變。Kerley研究表明,股骨完整骨單位數目與年齡的相關性最高,脛骨和腓骨則是間骨板數與年齡的相關性最高,認為除非在取材區域性骨組織病理性改變,否則預測年齡的可靠性不受影響。目前,朱芳武的股骨、脛骨及腓骨中段骨磨片方法應用較多,觀察骨單位數、骨間板數等來推斷年齡。但席煥久認為,這些方法比較複雜,誤差較大,實際應用中有一定的限制。Stout等[15]認為像肋骨與鎖骨這樣的非承重骨應該表現出與年齡更密切的相關性,建立了肋骨與鎖骨的組織結構判定年齡。任甫收集67例中國北方漢族女性右側第六肋骨中1/3段,製作脫鈣骨切片,在計算機影象分析儀上測量9項組織形態學引數,進行多元逐步迴歸分析,得到一個適用於中國北方漢族女性20~70歲年齡推斷的多元迴歸方程,誤差為4.08歲。席煥久等[16]收集了86例中國北方漢族男性右側第六肋骨中1/3段,用同樣方法得到一個推斷年齡的多元迴歸方程,誤差為4.14歲。劉曉燕[17]用朱芳武的研究成果對廣西23例年齡在5~86歲之間股骨磨片測量骨單位數,對非哈弗氏管數及外環板平均厚度進一步探索,建立了迴歸方程,在5~50歲估計年齡與實際年齡誤差±5之內,50歲以上不理想,誤差較大,認為比朱芳武推斷年齡的方法更快捷簡便。
根據骨骼的大體形態推斷年齡,要求所觀察骨骼的解剖結構必須完整。有時,現場僅有體積較小的骨碎片,或骨骼不完整,就需要進行骨組織學觀察,根據其骨組織年齡的時序性變化推斷死者的年齡。由於50歲以上年齡的骨骼大體解剖結構變異較大,判定結果的不準確,骨組織學檢查法可一定程度上彌補這方面的不足,為老年組骨骼年齡判定提供一種較可靠的方法。早在1936年就有學者注意到了長骨皮質密質骨的組織結構隨年齡增加而呈現規律性變化。Jowsey提出了用股骨中段骨密質組織學可判定年齡,哈佛氏管周長隨年齡增加而明顯增長,骨單位直徑並不隨年齡增加而縮小。Currey觀察了19例股骨中段骨密質,認為隨著年齡增加,骨單位及骨板的密度增加,而骨單位平均直徑隨年齡增加而變小,哈佛氏管平均直徑及密質骨厚度不發生明顯改變。Kerley研究表明,股骨完整骨單位數目與年齡的相關性最高,脛骨和腓骨則是間骨板數與年齡的相關性最高,認為除非在取材區域性骨組織病理性改變,否則預測年齡的可靠性不受影響。目前,朱芳武的股骨、脛骨及腓骨中段骨磨片方法應用較多,觀察骨單位數、骨間板數等來推斷年齡。但席煥久認為,這些方法比較複雜,誤差較大,實際應用中有一定的限制。Stout等[15]認為像肋骨與鎖骨這樣的非承重骨應該表現出與年齡更密切的相關性,建立了肋骨與鎖骨的組織結構判定年齡。任甫收集67例中國北方漢族女性右側第六肋骨中1/3段,製作脫鈣骨切片,在計算機影象分析儀上測量9項組織形態學引數,進行多元逐步迴歸分析,得到一個適用於中國北方漢族女性20~70歲年齡推斷的多元迴歸方程,誤差為4.08歲。席煥久等[16]收集了86例中國北方漢族男性右側第六肋骨中1/3段,用同樣方法得到一個推斷年齡的多元迴歸方程,誤差為4.14歲。劉曉燕[17]用朱芳武的研究成果對廣西23例年齡在5~86歲之間股骨磨片測量骨單位數,對非哈弗氏管數及外環板平均厚度進一步探索,建立了迴歸方程,在5~50歲估計年齡與實際年齡誤差±5之內,50歲以上不理想,誤差較大,認為比朱芳武推斷年齡的方法更快捷簡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