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劉曉龍
-
2 # 小白微追蹤
咽鼓管開放症:一般指咽鼓管異常開放症。咽鼓管咽口正常處於關閉狀態,只在吞嚥、呵欠、張大口和擤鼻等動作時方作瞬息開放,進行鼓室內氣體交換。如咽口肌肉麻痺、萎縮,可使咽鼓管咽口經常處於開放狀態而產生症狀,稱為咽鼓管開放症。
臨床表現:
①低音耳鳴:與呼吸頻率同步,說話、張口、吞嚥時加重,平躺、彎腰低頭、緊閉口吸鼻時減輕,故患者不時作吸鼻動作,有時沉默不願說話。
②自聽過強:聽別人說話不清,聽自己說話過響。
臨床檢查:
①功能檢查:聽力正常或有輕度傳導性聾。
②咽鼓管功能測定:鼓膜聲順值增大,鼓室壓曲線為超限形,可見到呼吸時波浪形壓力曲線。
臨床診斷:
根據病史、體徵,診斷。不完全關閉和間歇出現症狀者較難診斷,可行聲導抗檢查,用力呼吸時可查出波浪形導抗圖。
臨床治療:
①以往採用腐蝕、灼燒咽口黏膜使瘢痕收縮,但療效不肯定,現很少採用。可用4:1的硼酸和水楊酸粉噴敷,或用30%三氯醋酸或5%石炭酸區域性塗抹等。
②用液體矽膠注射於咽口前唇黏膜下,在鼻咽鏡監視下進行,注射到使咽口縮窄至一半為止。
④顎帆張肌腱鬆解術:用1%利多卡因作區域性黏膜下浸潤及顎大孔神經阻滯麻醉。在軟硬顎交界處,於第八磨牙槽後內做小弧形切口,分離翼突。用鑿從其根產鑿斷,把外後側肌腱推移到翼突的內前方,使顎帆張肌鬆弛,用絲線將肌腱固定於該翼突後方,咽口即可放鬆而關閉。
⑤功能障礙者,可用區域性封閉和電針刺激治療。
-
3 # 海之聲lh
咽鼓管是連線鼻咽部和中耳腔的管道,一般情況下管道是閉合的,當人張嘴,吞嚥,鼓氣時,咽鼓管開放,使中耳腔和外界通氣,保持鼓膜兩側氣壓相同。
如果咽鼓管功能不良或堵塞會引起分泌性中耳炎,會影響聲音的傳導的情況,引起耳朵悶脹不適,嚴重影響聽力。
建議去醫院進行治療,不要耽誤。
-
4 # 立聰堂學前東路店
咽鼓管顧名思義是連線咽腔和鼓室的一段管腔。我們的中耳就像一間房間,鼓膜就是它是禁閉的。這樣一來,鼓室這個房間裡就需要一個通路與外界環境想通。咽鼓管就擔負了這樣的一個功能。咽鼓管有兩個管口,一個叫咽口,開口於鼻咽部;另一個叫鼓室口,開口於鼓室的前上壁。由於咽鼓管的存在,保證了中耳腔內含有適當容量的空氣,這些空氣的存在就保證了鼓膜內外兩側的氣壓平衡,從而使得鼓膜可以正常的活動,同時保證了中耳腔內三塊聽小骨的足夠活動空間。但是,正因為咽鼓管是中耳與外界想通的唯一渠道,因此,大部分引起中耳炎發病的細菌也往往透過咽鼓管從鼻腔或鼻咽部進入到中耳。說到這,我們就可以理解咽鼓管的主要功能了。一旦咽鼓管發生不同程度的堵塞,就容易引起中耳腔內空氣容量和壓力的變化,從而導致相應的臨床症狀。但我們乘坐飛機時,在飛機起飛和降落時,某些人會覺得耳朵發悶,甚至發痛。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由於飛機起飛或降落時外界的氣壓會發生比較明顯的變化,當咽鼓管功能不好時,就不能及時的調整中耳腔內的氣壓,從而引起上述的症狀
回覆列表
咽鼓管異常開放症是一個容易被醫生忽視的疾病,同時病人耳部有悶塞的感覺,這一點非常類似於咽鼓管狹窄症狀,所以臨床上也很容易引起誤診。因此,一旦出現耳悶或耳脹,伴有聽到自己說話的聲音非常大,並且可以聽到自己呼吸的聲音,最大的可能就是咽鼓管異常開放症,應到正規醫院耳鼻喉科檢查,以便及時得到正確的診治。預防主要做好兩點:1.注意加強營養,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2.積極防治全身慢性疾病及鼻、咽部疾病;3.調節好自己的情志,保持心理平衡和穩定,且避免過度緊張與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