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豪長白

    “泥腿子”出身的朱元璋,創了中國一項記錄,論開國皇帝的出身,沒有誰比他更悽慘了。朱元璋從小出生在一個八輩貧農家裡,往上數十代,別說是大富大貴,估計識字的人都不多。

    為了生計,他從小給地主劉德放牛,父親死的時候,連一塊墳地都沒有,這還多虧了大善人劉繼祖的施捨,借給了他一塊地,朱元璋這才用破席子草草安葬了父親,從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元末的亂世之中,註定是屬於他的舞臺。

    雖說朱元璋當上皇帝后,為了鞏固政權,製造了諸如“胡惟庸案”和“藍玉案”,殺的功臣幾乎能染紅了長江之水,然而在懲治腐敗上面,朱元璋真正做到了百姓的“救世主”,整個洪武朝,應該算得上是貪官最不願意生活的時代。

    要說朱元璋鐵石心腸,其實也不盡然,主要還是看針對的物件。朱元璋在位期間,有兩位人物的死真正觸動了朱皇帝內心中最柔軟的弦,一位是自己的患難妻子馬皇后,另一子則是自己精心培養了幾十年的太子朱標。

    馬皇后的去世讓朱元璋失去了唯一一個能說心裡話的知心愛人,而朱標的去世則讓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大明面臨後繼無人的窘境,朱元璋整宿整宿的睡不著覺,在他的晚年,選出一位合格的皇帝人選就成了他唯一夙願。

    當時朱元璋面臨著兩個選擇,要麼選擇能力更強的四皇子朱棣,要麼遵照自己親自制定的《皇明祖訓》: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綜合了百官的意願以及為後世做一個立嫡的榜樣,朱元璋最終立了朱標之子朱允炆為皇太孫,這一舉動直接讓朱棣崩潰了。

    在朱元璋臨去世的時候,曾經下了一份遺詔,大意就是各地藩王各司其職,不準入京奔喪,並且新皇登基三年內不得進京朝拜。這在《明史》之中有跡可循,主要目的就是防止藩王們入京搶班奪權。

    可以說,從《明史》的角度看,朱元璋臨死前並沒有想到過朱棣,可為何又有題目之中的說法呢?

    原來在朱棣去世後,明仁宗命人編纂《明太宗實錄》,記錄朱棣在位時期的大事小情,其中有一段記載很耐人尋味:

    (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太祖不豫,遣中宮召,上(朱棣)已至淮安,太孫(朱允炆)與齊泰等謀詐,令人齎敕符令上(朱棣)歸國,及太祖太漸,問左右:“燕王來未?凡三問,無敢對者。”

    顯然這段記載與《明史》出入極大,按理說,《明太宗實錄》距離事發時間更近,為何《明史》編纂的時候沒有采用此種說法?

    《太宗實錄》大概有以下幾點意思:

    一、朱元璋的本意是要召朱棣回京的,只不過走到淮安的時候被朱允炆陰謀阻止了。

    二、朱元璋不讓奔喪的遺詔並非他的本意,是朱允炆假傳聖旨,阻止各地藩王回京。

    三、最後朱元璋的一句話很耐人尋味,他只是呼喚燕王,至於說原因,史官沒有講,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死前召人,必定是託付後事,但又不能明說是傳位,但側面烘托了朱元璋的皇位意中人就是朱棣。

    可“無敢對者”又如何解釋?

    其實這樣描述對朱棣有利,說明了朱元璋臨死之前身邊都是建文的“奸臣”,和建文沆瀣一氣假傳聖旨,違背朱元璋的本意,有因必有果,如果建文身邊沒有這幫“奸臣”,朱棣的“清君側”的口號就無法立足。

    朱棣奔喪不成,又有“奸臣”阻隔,上不能報國家,下不能盡孝道,“被逼無奈”這才選擇發動“靖難之役”,至於後來的登基,只不過是遵循了朱元璋死前的遺願。

    只可惜《明太宗實錄》的記載“為尊者諱”的傾向過於嚴重,朱棣為了證明自己的合法地位,篡改了大量的史實,因此可信度極低,導致清朝在修訂《明史》的時候並沒有採用這一說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金庸不讓郭襄學會黯然銷魂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