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韓振紅聯墨合壁書畫院
-
2 # 羽觴齋
大師王鐸的書法是有跡可循的,他一生學書以《閣帖》為基礎遍臨諸家,初學者見如此浩如煙海,往往一斗霧水,畏縮不前,不得門徑。
其實梳理王鐸存世作品,我們不難發現,大師一生用力最勤的,無外乎:
1、王羲之
2、柳公權
3、顏真卿
一句題外話,誰說學柳公權出不了大師?王鐸、曾國藩、啟功。。。請問小看柳公權的那些人,你們比我上面說的哪個強?!還有很多間習柳公權的,比如宋四家,這裡不再一一羅列,可以這樣說,無論您是專學還是間習,只要您想在書法上學有所成,柳公權都是不可逾越的。
言歸正傳,總之,大家不要迷失在不著邊際的王鐸介紹文字中,識者自知我所言不虛。請採納。
-
3 # 孫伯倫草書
王鐸是明末清初的書法家,他的書法有跡可循,他遠師前人鍾繇、王羲之 父子、顏真卿、米芾等,集各家之大成,他精於各種書體,其中以行草成就最大。他的行草摹習王羲之、王獻之,但並非一味模仿,而是滲透著自己大量 的心跡。當時書壇流行董其昌書風,王鐸與黃道周、倪元璐、傅山等人提倡取法高古, 在當時書風中另樹一幟。他的草書,屬大寫意一派,恣肆任性,揮灑自如,跌巖起伏,有橫掃千軍之勢,他中年以後,他以米芾為宗,在書法風格上發生了質的變化,形成了顯明的個人特點,其書內圓外放,線條老辣,奔放流暢,主要用筆方法:
一是時正時側,變化多端;
二是折多於轉,方多於圓;
三是提按頓挫,法度嚴謹;
四是輕重結合,疾澀相間;
五是燥潤相映,對比強烈;
六敏而好古,自出新意。
-
4 # 40後17
說起王鐸的章法來,我真是有點一言難盡,因為我對王鐸的書法有較深的感觸。我學書法近20年了,後面的七、八年主要是學練草書,對草書特別是狂草有一種難以形容的狂愛。剛開始臨習王羲之的十七帖-王獻之的鴨舌帖、孫過庭的書譜、懷素的自敘帖以及張旭的古詩四帖。雖說不是很精吧,但自感覺良好。尤其是張旭的古詩四帖,對其章法,起筆的特點,運筆的技巧多少有點了解,至今創作過程中還代有他的影子。
幾年前,書法界掀起了學習王鐸書法的熱潮(主要指行草)。一開始我對王鐸的書法沒有多大興趣,在我的眼裡王鐸的字無非就是善用漲墨、濃墨。字型粗壯,運筆有點怪。所以不太愛學,後來經常看到書法論壇上介紹王鐸,對他給予很高的評價,有人稱其為草怪。從那時我開始較認真的學習王鐸的草書了。經過一段時間的習練和讀帖,開始改變我以前的看法了。越來越體會到他的章法的與眾不同。我用五個字來陳述對王鐸的習字章法的看法:怪、狠、膽、力、連。怪是指他的字看起來歪七扭八,但筆筆都尊循古法。狠是指他下筆狠,字透紙背。膽是指他運筆大膽在不越規的前提下敢於走自已的路。力是指他的字有力度,字字有肉,筆筆見骨。連。在他的狂草特能體現出來,字字相連是實連而不是意連,並且字與字之間距離處理的恰到好處。這是王鐸狂草的一大特點,叫一筆字。以上是本人拙見,萬望勿怪。謝謝!
-
5 # 永遠之遠
中國書法源遠流長、一脈相承,王羲之父子以降,歷朝歷代書風各異,但骨子裡的精神氣象卻一以貫之,共驤中華文明大廈之底色元氣。
回覆列表
王鐸有"神筆"之稱,是明未清初在書法上和碑學上,以及釋典文字方面屬於佼佼者。
王鐸在真,行,草,篆諸體皆工。章法上沉著,剛健,筆力遒勁,錯落跌宕。布白上流暢,飄逸,體勢連綿。尤其是行草。
王繹的字帖是不可多得的行草範本,在臨寫行草書法上是不錯的選擇。只有寫中悟,悟中學,從古人的範本中得到啟發,是完全有跡可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