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甲骨遊學
-
2 # 克之5
謝邀。首先,分清楚文與字的區別。簡單說,單體為文,合體為字。文分象形與指事,字分形聲,轉註,假借,會意。在歷史的長河中,字形有甲,金,篆,秦篆,隸,楷,行,草諸體。秦篆,尚存本來面目,隸後,每下愈況了,到大草,面目全非。漢許慎先生,就是以秦篆作說文的。但由於老先生未見甲文,解說有臆測。今人由字形察義,當遵秦篆。切不可從簡體字妄測!從歷史上看,漢字的讀音是演變快而複雜的,一個是政治因素,另一個是地域因素。共和國成立後,推廣普通話,有利有弊,其弊消滅語言的多樣性。但對於交流溝通是有利的。再說字義。字是獨立存在,如字典上的單字。詞是由字構成的,單體為字,在句為詞。也就是說,只有在特定的語句中,方能確定字義。回答完畢。
-
3 # 溫暖的心12341234
漢字中,有很大部分是形聲字。一般人都認為,所謂形聲字,是一個部件表形(字義),一個部件表聲(讀音)。但是,實際情況卻不是這回事。比如“梢”這個字,大多人會認為“木字旁”表意(樹梢),“肖”表音。而實際上,“梢”右邊的“肖”不但表音,還兼具表意功能。肖=小+月,這裡的月是肉字,和月亮無關。小肉指的就是小孩兒肉體,所以肖指的就是初生嬰兒。後來,肖就引申出了“小”的意思。下邊列舉幾個肖字邊的字:
消:水流越來越小,快斷流了。
稍:禾苗葉尖細小的部分。
悄:本意是憂傷小心。
艄:船尾狹小的部位。
哨:把嘴唇收緊變小,發出響亮的音響。
不多說了,剩下的“銷削霄逍宵硝綃蛸”等等字,讀者自己琢磨。
-
4 # 或者挺好
關於這一點談點淺見。從學齡前開始,先把所有獨體字都認識,再結合形聲字規律教認字,學生的錯別字機率必然大幅度下降。當然家長也要如此配合。現在我們這裡沒聽說有人用此法。
1、象形字(畫著學)
漢字的神奇之處在於,有很多是象形文字,比如:日、月、山。孩子在畫畫的同時,也在書寫漢字,這就是甲骨文所帶給我們的享受。
2、會意字(講故事)在《詩經》中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這裡講到,一個人使用石錘(他山之石),開鑿玉石(可以攻玉)。於是我們看到一幅圖畫:一個人,在礦坑裡,瞪大眼睛,手持工具,開鑿玉石。
這就是甲骨文“瓊”字所告訴我們的故事。在《山海經》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意思是,在一座名叫“丹穴”的山上,盛產金屬與玉石。
而繁體字的瓊—瓊,同樣能講述這個故事。一個人,在礦坑裡,瞪大眼睛,手持工具,開鑿玉石。
3、形聲字(讀著學)我們看到拼音文字,比如英語,相對於象形文字有很多優勢,其中之一就是造字速度快,只要能發音,就能造新詞。而在象形文字為根基的漢字中,約有80%漢字也是“拼”出來的,類似英語,這就是形聲字。從這個角度說,漢字內在的優勢同樣非常顯著。
比如,一個人要吃魚,他手寫一個甲骨文的“魚”字,大家都能明白。
不過,如果他要吃“鯉魚”、“鱔魚”、“鯽魚”等等,他再也畫不出來了,因為魚的形狀類似。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用“魚+裡”,“鯉魚”就表示出來。同理,魚+善,鱔魚;魚+即,鯽魚,都區分出來。
形聲字在象形文字的基礎上,成倍擴充詞彙量。如果孩子能掌握其中的規律,那麼他們很快就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漢字還有其它三種構詞法,轉註、假借、指事,如今不太常用。只要掌握前三種,就能有效提升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