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允蒙堂
-
2 # 陪考小書童
1、問題中的四句出自《弟子規》。弟子規是清朝李毓秀所寫,主要啟蒙孩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具有很深遠的意義,適合作為小孩子的啟蒙讀物。
2、“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這四句的意思是:父母對我們態度慈愛的時候,孝敬父母恭順父母不是什麼難事;父母對我們態度不好,批評我們,埋怨我們,或者惡聲惡氣,厭惡我們,憎恨我們,打罵我們,甚至動刀動槍殺害我們,還能對父母心存孝意,才是難能可貴。
3、《弟子規》的全篇我都很喜歡,小時候學受益匪淺,即使現在拿來再讀,亦可再有新的收穫,可以指導我們的言行。
-
3 # 起源探索
一、這是出自清代李毓秀的《弟子規》。
二、我喜歡哪一句呢?
《弟子規》是一本很不錯的書,不過我更喜歡更原始的“孝”,現在大家經常聽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但不知道孝是哪三孝。另外,今人理解的孝與本義的孝又不一樣。
本義的“孝”出自《孝經》: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 君,終於立身。”
孔子說的“孝”是一個民族人種的大戰略,今天有我們,要感謝孔子的這個大戰略。孔子的孝由三部分組成。
2、有意義的活著。孔子認為,人要活著,就要學一門技藝來謀生。用這門技藝謀生的同時,順便為這個民族服務,為民族做貢獻。也就是後人概括的“修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
3、青史留名,光宗耀祖。孔子認為,最高階的孝,是“青史留名”。“要青史留名”,就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要為自己的民族做讓後人永遠記住的貢獻。讓後人把他的名字記入史冊,讓子孫後代一提到他就感到自豪。這是最高階的“孝”。
另、被誤解的“孝”:
而我們今天所理解的“孝”並不是孔子的儒家原孝。比如“二十四孝”就不是儒家之孝,而是佛家之孝。它是佛教到中國傳播的一種本土化的宣傳。
另外所謂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這也不是孔子的“孝”,這是被夷族統治者動過手術的“孝”。《孝經》諫諍章第十五: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 於 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從《孝經》原文大家可以發現,原義的“孝”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孝”是完全不同的。
回覆列表
出自清代秀才李毓秀的《弟子規》。弟子規的總敘部分“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則是出自《論語•學而》,原文是: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是孔子對於弟子教育的基本設想和要求,應該說是兒童教育方面百世不易的箴言,也是本人最喜歡的一段。《弟子規》就是作者李毓秀在這句話的基礎上,結合當時的社會風貌和文化禮俗,為兒童編訂的一部日常行為規範,應該肯定它在教育兒童形成基本品格方面,是有積極意義的。但我們也必須明白,隨著時代的變遷,有一些對今天的兒童已不合時宜,家長在教授這些內容時,必須與時俱進,靈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