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漫談家庭育兒心得
-
2 # 水起風升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這話一點也不錯,孩子身上的毛病首先父母自省自己身上有沒有這些毛病。和孩子溝通練字和學習習慣問題時,他突然冒出一句我小時候你為什麼不逼我把。正是這句話讓我深刻的自省一番。讓自己自律為孩子做個榜樣。
在家庭教育中孩子怕不被尊重不被信任。家長嘮叨該提醒的提醒他去做,但不要替他去做。孩子年齡雖小不要傷害他的自尊心,不要當眾羞辱打罵責怪他,早上飯前睡覺前不要嘮叨他。但這並不是不讓他承受挫折,挫折教育也是不可少的。家庭教育關係到孩子的人品。還有父母儘量減少在孩子面前吵架,如果是3、4歲的小朋友不聽話,不要恐嚇。好了先分享到這裡了,有點亂,想到哪裡寫到哪裡。
-
3 # 幸運媽媽何小貓
家庭教育中,最怕的就是:夫妻之間教育的分歧和隔代育兒所帶來的矛盾。
我在孩子的教育中,一直要求必須有規則感。我們要讓孩子自由成長,但自由的底限是規則。遵守社會規則,是每個人都必須要有的界限。
但孩子的爸爸總不能做好表率:
你說孩子吃飯不準看電視,他說看10分鐘能有好大的影響;
景點買票他要帶孩子插隊,因為前方插隊的人太多了;
電動車明文規定不能載人,他載著孩子跑得非快……
這些問題嚴重嗎?不嚴重,因為插隊、電動車載人、吃飯看電視的人很多。但是對於孩子習慣的養成呢,對於他遵守社會規則的教育呢?我想這個影響應該是深遠的。
如果說這些問題來自於你的另一半那還好說,因為你可以和他吼、和他講道理。但如果是孩子的爺爺奶奶呢?
我家孩子的爺爺相對來說是一個很開明的人(除了大男子主義相當嚴重,不在這裡評價),但奶奶就不是了。老人對孩子的寵溺,經常令我的教育寸步難行。
你叫孩子寫作業,她會阻攔:那誰誰誰沒讀書也在掙大錢,就你一天把孩子逼這麼緊;
你叫孩子去洗碗,她會阻攔:娃兒這麼小,碗打碎了扎到手了可怎麼辦;
你叫孩子去鍛鍊,她會阻攔:跑起好費勁啊,衣服都汗溼了,坐下來好好休息……
奶奶出手了,你該怎麼做?告訴她不要管這些?
可能奶奶立馬就開始大哭大鬧,說你嫌她管多了,說她眼不見心不煩要離開這個家。更有甚者去給愚孝的兒子告狀,說這個兒媳婦對她不夠尊重。家庭矛盾就這樣一步步的升級了。
站在孩子的立場,當然是誰的決定對他有利他聽誰的。你給孩子定好的規則在此時受到了挑戰,對方卻認為你就是多此一舉、無病呻吟。
在每個家庭中,教育分歧是不可避免的。只有一家人達成共識:明確規則在前,寵愛在後,才是真正的愛孩子,也才更大程度地減少家庭矛盾,給孩子一片健康的天空。
-
4 # 西谷謝量
猶太人說:如果你愛一個人就培育他的信心,如果你恨一個人就毀掉他的信心。由此可見信心對一個人的重要性。所以家庭教育中父母尤其要重視培育孩子的信心,說教、指責、抱怨都會潛移默化的毀掉孩子的信心。
很多父母會說,不是我想指責他,是他真的不行。問題來了,這個世界上那些成功的人難道就沒有失敗犯錯的時候嗎?答案是否定的,只要是個人就會犯錯,重要的不是犯錯,重要的是他在努力成長。這個就需要父母有極大的心量包容孩子的錯誤。換句話說,你有多信任他,他就會成為誰。
-
5 # 嘚吧嘚講
孩子最怕父母以下幾點,應該避免:
1、恐嚇
最常見的就是,你要是這樣,我就不要你了!你要是這樣我就不管你了,你自已在這待著吧!
2、孤獨
父母陪伴孩子身邊的時間太短了,總是在玩手機,工作,看電視等,忽略與孩子的陪伴與互動!
-
6 # 中小學全科學習資料庫
家庭教育中,孩子最怕的不是父母的言行、甚至是打罵。最怕的是感受不到父母的愛,甚至是被父母忽略
愛和責任是一個人活下去的動力和希望。而孩子在成長中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他才是幸福的,他的生命才會有力量。
有愛則無敵於天下。
回覆列表
孩子最怕家長永無修止的嘮叨,它像一把殺手剪,會摧毀孩子的內心。使孩子厭棄呆在家裡,想到外面放鬆和尋找自由。這是很危險的,孩子極容易走入歧途或被壞人利用。家首先應該是孩子溫暖的港灣。父母應該是孩子的朋友或夥伴,這樣孩子才可以和父母吐露心聲,父母才可以有地放矢的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