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漫長的青春
-
2 # 青山居士說
作為中文系畢業的大學生,我認為,香的確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蘊,值得去深入學習。當然,前提是在自己感興趣的前提下。
1.據史料記載,香文化起源的時間比較早,大致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了。比如說著名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曾在他的《離騷》等作品中大量描寫香草美人,藉以比喻賢明君子。這一種香,更多的是一種理想的寄託,表現的是理想的追求。在屈原這裡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後世文人,也有一些用香草美人比喻賢明君子的,主要是受到了屈原的影響。這在文學上來講,具有悠久的文學傳統。把這條線理清楚了,也是很有成就的一件事。
2.宗教信仰中,用香來敬天地鬼神。我們知道,中國本土的宗教和外來的佛教,都是在東漢興起的,這兩個宗教也一直影響了中國千年的文化。而香是兩種宗教都會用到的物品,作用是人向天地鬼神表達敬意,有時候也起到一種溝通的作用。我們去宗教場所祈福,基本上都會在神像,奇菩薩面前上香。上香的數量,次數,以及時間,順序等都已經形成了一整套的禮儀。而在民間呢?凡遇婚喪嫁娶,基本上也會點香祈禱或者表達敬意。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上香最勤快的地方大概就是廚房灶王爺那裡了。因為灶王爺掌管一家人的溫飽福祿問題啊。所以,中國的老百姓普遍比較尊重灶王爺。
如此,在宗教場所和普通人家裡,香的使用範圍就跟廣泛了。而且,可能地域之間還有差別。因此,研究香文化是很有資源的。
3.回到香的本義,就是一種讓人聞著舒服的嗅覺。這種文化在中國也是博大精深的。比如,中國古人喜歡在屋子裡點一碟檀香,一邊打坐或者作文寫詩繪畫等,那是古代文人的高雅情趣啊。傳說,蘇東坡,唐伯虎等人就喜歡這麼幹。而我們也知道,中國是個地大物博的國家,這檀香或者其他香,品種和功效也大不相同啊。如果要研究起來,還是很有話題的。每個朝代都有不同點,不同的文人又有不同的喜好。等等。那麼,從這個角度去研究香與文人,也是很獨特而意義豐富的一門課題啊。
總之,如果要在中國研究香文化,那真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需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的。興趣加上努力鑽研,肯定能出成果。
-
3 # 悠然客居
“中國香文化”,從其發展來看,更多的是藝,是術,是種虛無形式感。並非真正文化!真正的文化,是人類進步功力源!
回覆列表
人們對香木香草不僅取之用之,而且歌之詠之,託之寓之。如屈原《離騷》中就有很多精彩的詠歎:“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戶服艾以盈要兮,謂幽蘭其不可佩”,“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椒專佞以慢慆兮,樧又欲充夫佩幃”。
李文雙老師說人類使用天然香料的歷史久遠。從現有的史料可知,春秋戰國時,中國對香料植物已經有了廣泛的利用。由於地域所限,中土氣候溫涼,不太適宜香料植物的生長,所用香木香草的種類尚不如後世繁多。多用的有澤蘭(非春蘭)、蕙草(蕙蘭)、椒(椒樹)、桂(桂樹)、蕭(艾蒿)、鬱(鬱金)、芷(白芷)、茅(香茅)等。那時對香木香草的使用方法已非常豐富,已有燻燒(如蕙草、艾蒿),佩帶(香囊、香花香草)、煮湯(澤蘭),熬膏(蘭膏)、入酒等方法。《詩經》《尚書》《禮記》《周禮》《左傳》及《山海經》等典籍都有很多相關記述。
由此可見,香文化確實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而在如今這個經濟發展飛速的時代,能讓我們抽出一點時間慢下來,用身心去體會去感悟更多不曾瞭解的中國傳統文化更是一件修身修心之事,但是一定要參與正規的文化交流會,推薦洛陽牡丹香文化研究會會長、神都牡丹香院院長、牡丹香創始人、牡丹香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李文雙老師,參加過李文雙交流會的人都讚不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