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聽雨落青苔

    很長的一段時間,中國的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已經被扔進了遺忘的角落,雖然現在被一點點的喚醒,卻依然披著節日的外衣滿腹都是生意經。

    端午節和中秋節一樣已經成了商家借題發揮吸引消費者的方式,到處擺開了粽子擂臺,形形色色,不一而足。昂貴的鮑翅粽、或是搭配著高檔酒的粽子禮盒、價格驚人,和月餅戰差不多了,原來傳統的民俗食品——粽子開始慢慢變味了。

    而一些與端午節民俗有關的文化人們也就知道屈原投江、划龍舟、吃粽子,再稍微知道的就是門口插艾葉、菖蒲、但也很少有人準確知道其來歷與用途了。事實上,端午節的內涵還遠遠不止吃粽子、賽龍舟那麼簡單。除了紀念屈原之外,全民打掃衛生、防疫健身也是傳統端午節的內涵之一。

    傳統的民族節日被冷落和西方節日被追捧並非偶然事件,這說明我們對自己傳統的節日保護得不夠,宣傳得不夠,尤其是對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繼承和弘揚得不夠。特別是在未成年人中幾乎不知道傳統節日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內涵,就很難激發起他們對傳統節日的興趣。

    小時候我就聽媽媽和我講過端午門上插艾葉的故事,媽媽也會在那天買一把艾葉插門上,也會用艾葉煮水給我洗澡。包粽子是一定會做的。如今的我也依然這樣傳承這些習俗,今天就已經準備好材料準備包粽子,只是身在海外難以見到艾葉菖蒲。我希望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能夠返璞歸真,宣揚挖掘出更多文化內涵,讓後代以此為驕傲。

  • 2 # 篤行客3

    你所謂的“端午節變味了”,我能夠理解。因為怎麼說呢,城市與農村的變遷,尤其是工廠的用地,商業開發的用地,城市的擴充套件用地,導致有些農民沒有了耕地,要麼進工廠打工,或者做點小買賣,或者另謀其它出路。這也就意味著每個人都很忙,有人做了保安,有人做了保潔,有人當了工人,有人……就連離城裡近的農村周邊,稍微上了點年紀的老頭,老太太,也在找點活計去幹,但凡能夠乾的動,都會去找點掙錢的零活。因為沒有了耕地,但是你還要生活,吃飯、睡覺、用水、用電、寬頻、物業等等都要產生費用,就連請鄰居幫忙收收莊稼,也要給點錢,請吃個飯,因為你佔用了別人的時間和勞動。這個世界就是這麼現實和物質,畢竟沒有了錢,真的是寸步難行。 所以說,粽子也就成了商品,被大多數人去購買,因為沒有那個閒工夫去包粽子,煮粽子或者蒸粽子,假如要包粽子,還得買糯米、粽葉、白糖、大棗、蜜棗、蜂蜜等原材料……跟買現成的粽子相比,你省去了時間,可以用在這個時間裡掙得的工資去買現成的,啥口味都有,買多少都可以,一般上你又吃不了多少,所以說,還是花錢買,最省事。 以前我們是掙錢的門路少,上班的人也少,大多人基本上都是務農,這樣除了種和收的季節會比較忙一點,其餘閒暇的時間都比較多,所以說包粽子和煮粽子就成了閒暇時的消遣。你可以看看,大多數城市的變遷和發展,都是從農村的耕地一點一點減少開始的。所以說,大家都在忙,有些因為在外地打工,暫時回不了家,老人們也都在忙,孩子們平常都呆在學校裡讀書,上班的時間裡,工薪族也在工廠裡上班,包括各行各業的從業者們,所以說,端午節的氣氛也就演變成商超促銷和狂歡的主場,等著我們去花錢消費。

  • 3 # 古鐵457

    在這Sunny明媚,鳥語花香的美好季節裡,我們迎來了端午節,如今的端午節沒有變味,中國地大物博,社會科學突飛猛進,國強民福,端午文化更是多資多彩,是紀念屈原的日子,萬古傳聞為屈原,紀念屈原的說法最為廣泛,不原做奴隸的愛國精神。端午節包各種各樣的粽子,門上插艾葉,小朋友吃鴨蛋,大家都吃草根,飲雄黃酒驅蚊蟲,驅熱解百毒,賽龍舟,爬山遊百病,身體好。我包不來粽子,但滿街都是粽子。祝好友們安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選擇了996的工作,是不是意味著徹底告別了出門旅遊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