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慢話
-
2 # 貳湜壹
萬事無絕對!
首先說孟子提出的“春秋無義戰”的出處: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為了追求更多的土地面積和奴隸,成為霸主,征戰不斷,幾乎每年都會有百十場的戰爭。孟子認為這些戰爭都是無意義的,即“春秋無義戰”的來由,並且他反對一切戰爭,主張各統治者實施仁政。
他的主張並沒有錯,但是“春秋無義戰”的說法有些過於武斷和片面了。
戰爭和政治是息息相關的,誰都離不開誰。同樣,戰爭也分正義和非正義之戰!以我們現代人的觀點來看,衡量正義和非正義戰爭的標準主要是看是否符合絕大多數百姓的利益。
孟子的初衷,是“和為貴”“民為貴”的思想,在他心中,戰爭最大的受害者受苦者就是廣大百姓。
春秋時期的西周和東周還屬於奴隸制社會,國君是老大,下邊的貴族子弟是軍隊骨幹,有自由身份的百姓才是兵,奴隸就更不值得一提了。尚武是傳統,不打架才不正常。
經歷春秋戰國戰爭交替,當時的社會生產力大幅提升,人口增長數倍,秦,楚,齊等霸主國家人口能達到數百萬。沒辦法,想強大,打贏別人成為霸主,必須休養生息,發展人口,這是根本。所以,奴隸制日趨瓦解,自農耕比例大幅上升,兵源糧源更是增長數十倍。
頻繁戰爭,又推動軍制和戰術改革。春秋時期,戰車是軍隊中的絕對主力,步兵只起輔助作用。但是在山區丘陵地帶,戰車優勢不明顯,步兵又成為主力。平民自由身百姓大量參軍,軍隊數量大增,作戰武器也隨之發展進步。殺傷力更大的弩箭代替了弓箭成為主要的遠射武器。
步兵代替戰車成為戰爭主力,追求兵多,糧廣的“耕,戰”思想,成為封建農耕條件下的軍事理念和各諸侯國的不懈追求。
春秋各諸侯國的戰爭促進了中國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轉變,不可否認,這是一個進步。奴隸反抗奴隸主的鬥爭,以及中原人民反抗遊牧民族的戰爭,保護中原文明和生產的戰爭,都可以說是正義的。
這樣看來,“春秋無義戰”的說法就顯的不全面了,甚至有些武斷。
回覆列表
首先看出處,這句話出自《孟子·盡心下》孟子曰:“春秋無義戰。彼善於此,則有之矣。徵者,上伐下也,敵國不相徵也。
孟子代表儒家,儒家思想是君權至上,就是說君主的權力最大,所有的利益要服從君主的利益。所以征伐權理所當然歸屬於周天子,他們的所謂徵,是指上討伐下,就是周天子有權力征討諸侯或者命令一個或多個諸侯征討別的諸侯,諸侯不能自行征討,即所謂同等級的國家之間是不能夠相互討伐的。這是天子的一個人權。
孔孟認為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只有經過天子同意才能師出有名,這也是春秋早期各諸侯要假借周天子名義行霸權的原因,例如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旗號挾天子以伐不服。之後各是連表面工作都不做,一些諸侯以尊王的名義互相討伐爭戰,稱霸稱雄,東周歷史上出現了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這種“尊王”或者假借“尊王”名義擴張自己利益的的行為,但並非攘夷,而是華夏諸侯國之間的內戰。開始了諸侯爭霸。此時禮樂征伐自諸侯出。這是孔孟所不能容忍的,這些戰爭都是不義之戰,不是沒有道義二是名不正言不順沒有大義,說白了,就是打天子的臉不行。
之後各諸侯國內也出現了君臣逆位的現象——“禮樂征伐自大夫出”;更甚至於一個諸侯國的大夫可以左右周王室的動向——“陪臣執國命”,王室、諸侯、卿大夫之間相互混戰,天下大亂,即所謂的禮樂崩壞。周天子地位越來越低後期更是名存實亡,所以所有的戰爭都是謀逆之戰,不是兩國之間的戰爭真的不講道義,諸侯早期的戰爭還是講道義的,最有名的要屬宋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