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唐南郡公張御豐
-
2 # 楊小勇老師
這個問題問的好,應該來說,科舉制從誕生到廢除,一千多年的歷史程序中,這一制度對維護國家統一穩定以及傳播儒家文化等都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先來說前半部分,這一制度的創立是社會進步,何也?科舉制創立於隋煬帝時期,一直延續到清末1905年最終廢除。王亞南先生曾如是評價該制度:中國官僚政治的兩大槓桿之一,便是科舉制。透過科舉,普通平民百姓也能有步入仕途的機會,充分實現了階層流動,打破先前門閥貴族壟斷政治的局面。
眾所周知,在隋朝創立科舉制之前,兩漢行察舉,魏晉行九品中正制,察舉制選拔人材的部分權力被地方掌控,尤其是對於所謂的孝廉標準,更是容易被人為操控,所以到了東漢時所謂座主門生,世家大族門生故更扁之天下之局。曹魏時期,九品中正制的推行,又使選拔人材之權落入士家大族手中,形成門閥政治,皇權不振,中央選不到人才。
所以說,隋代創立科舉制,有利於打破士族壟斷官位的局面,社會階層流動更加頻繁,從這個角度來說,科舉制確是一大偉大創制,有利於社會進步。
第二個方面,為什麼說科舉制的廢除也是歷史的進步?
科舉考試到了明清時期,考試形式越來越不能實行時代需要,無法選拔出優秀實用人才。這一時期興盛八股文,考試範圍極為有限,僅從四書五經中出題,題目老出來出去沒有新意怎麼辦,那就出截搭題,比方說,《論語》說到,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古文字是沒有標點符號的,所以呢,考官出的題目就成了: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請考生作答,那麼,考生還要圍繞這個毫無意義的題目來進行創作,破題,承題,上股中股等一系列繁瑣的流程,還要講究什麼左虛右實等,這樣一來,可以想象,能選拔出什麼實用人才呢?
我們看同時期的西方,已經在進行自然科學研究了,細胞學說,天文學色,物理學等蓬勃發展,反管我們還在搖頭晃腦,答那些毫無意義的八股文,焉能不落後於世界潮流?
所以,科舉制到了明清時已經腐朽不堪,嚴重不利於選拔出實用人才,1905年,清末教育改革廢除了科舉制。
-
3 # 銀盾羅馬
因為科舉制在建立初期是適應和符合當時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程度的,這裡列舉了科舉制初期的優點1、科舉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最大的優點是公平公正。使得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使得社會中下層有能力的讀書人進入社會上層,獲得施展才智的機會。提高了他們的政治地位,既利於提高官員的素質,又緩和了社會的矛盾。
2、科舉制度促進了教育的發展,而且促進了社會上努力讀書求學的風氣。
3、唐代的科舉考試,尤其是進士科的詩賦取士,促進了唐詩和唐朝文化的發展。它不僅造就了一批詩人,而且使唐代的文學水平達到一個很高的層次。
4、科舉制度在中國封建社會延續了1300多年,是存在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辦法,影響深遠。
到了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後期,整體社會發展僵化,缺乏活力,而科舉制也同當時的社會一樣,體制機制僵化固化,也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這時對科舉制進行改革的確是一直社會進步的表現,這也就是出現科舉制是進步,廢除科舉制也是進步的原因,這是基於歷史背景來講的。
-
4 # 車一進二
中國的每一種制度的創立與廢除,都是歷史的進步,不僅僅是科舉制。
全國一盤棋的計劃經濟制度的創立與廢除,不是歷史的進步?
嚴格城鄉戶籍制度的建立與廢除,不是歷史的進步?
回覆列表
因為處在的時代不同,社會是在不停發展,當發展到某一時刻就會需要一些東西,因此這些東西就產生了就比如科舉制。到清朝時候由於受到西方社會發展的影響,科舉制作用已經不大了,於是開始學習先進的科學。就如同進化論一樣,有用的就留下,沒用的就拋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