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周郎
-
2 # 安靜相戀
我是安靜不請自來。
這是不相矛盾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裡,便有“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的說法,只是可惜,劉備得到兩人的輔佐,終究沒有復興漢室。那“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在編寫《蜀科》時,便由“諸葛亮、法正、李嚴、劉巴、伊籍”所編寫。
劉備既得臥龍鳳雛(鳳雛早亡),便應了“可安天下”這一說法,其實從諸葛亮到鳳雛,他們二人的才智更加展現在個人的卓越政治才能上,而後才是軍事謀略,諸葛亮在對天下大勢,在《隆中對》的基礎上,為劉備制定了軍事戰略和目標,鳳雛則在軍事兵法謀略上出奇,可惜早亡。
而劉備得到諸葛亮的輔佐下,逐漸角逐天下,最終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總感覺劉備麾下人才濟濟,其實不然,劉備麾下以武將居多,尤其是在劉備成為漢中王之後。而子初(劉巴),孝直(法正)便是少有的幾個人之一。
很多人都覺得諸葛亮是劉備麾下第一軍事謀士,其實不然,諸葛亮主要是在內政,後勤與大勢上的謀略,軍事行動上則以法正居多。
劉備拿下益州之後,法正就跟隨劉備進取漢中,此時劉備軍隊面對的是曹軍大將夏侯惇,局勢相當不利。但法正善於奇謀,進言劉備軍密,很快勢如破竹,將夏侯惇斬首,成為漢中王。下一年,法正去世。
法正去世後,劉巴頂替法正的位置。劉巴雖然跟劉備同姓,其實一開始很看不起劉備,遲遲不願為蜀國效力。直到劉備取得益州後,劉巴走投無路,才在劉備手下為官。劉備也不釋前嫌,對劉巴委以重任。
劉備在攻下益州之後,國庫空虛,劉巴進言:“鑄直百錢,平諸物賈,令吏為官巿。計策實施僅短短數月,劉備的國庫就充盈起來了,迅速讓劉備集團得以穩定。
劉巴治國有方,雄才大略,把劉備後方打理得井井有條,但僅僅在劉備稱帝的第二年,劉巴也去世了。
之後諸葛亮離世,姜維難撐。蜀漢也就淹沒在歷史的塵埃裡了。
這句話出自《三國演義》第三十五回;劉備被蔡瑁追殺,劉備跑到水鏡先生司馬徽哪裡避難,水鏡先生告訴劉備,天下有兩個頂級人才,分別是臥龍諸葛亮、鳳雛龐統。
水鏡先生言下之意便是讓劉備前去找尋這兩個人
但是同時又告訴他兩人只要得一個人就能安天下,可是失去了一個人卻漢室難興
果不其然,劉備果然前去找諸葛亮,於是便有了以後“三顧茅廬”的佳話
劉備得到諸葛亮後,有如神助,戰鬥時候節節勝利,慢慢地便有點洋洋得意了,似乎只記得水鏡先生中的第一句“得一而安天下”忘記了“亡一而漢室難興”了
如果有網友說道:劉備曾經得到過臥龍和鳳雛啊!
但是要記住那是曾經!鳳雛龐統死在了落鳳坡上,真是應了名字啊
這裡我只想說,這有可能是劉備大意導致的,如果劉備始終記住水鏡先生的訓導,把臥龍和鳳雛當做神人,稍微注意一點,鳳雛就有可能不會死了,要知道鳳雛可是騎劉備的的盧馬才被人射死的!
而以後的爭鬥中,果然如水鏡先生所預料的一樣,諸葛亮的確有治國之才,但是卻始終沒能興復漢室,在六出祁山中死去了
而水鏡先生的兩句話沒有任何毛病,而是點睛的一筆
注意後半句說的是“漢室”難興,是漢室!眾說周知,漢室經過官宦之亂,已經是氣數將近了,也是無力迴天了,所以說劉備儘管後期坐擁蜀州稱帝,但是也是徒然,而且後期劉備經過伐吳一戰,反而加速了蜀國的滅亡,所以漢室的氣數已盡,絕不是人力能以無力迴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