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真247963901
-
2 # 太極長音樂
太極拳學了三年,學會了以下16.24.42.後面是傳統的85.108.74,太極拳養生之道,符合道家理論,太極分簡化太極和傳統太極兩種。簡化太極學一套16或者24就足夠,簡化太極拳用意別用力了,當操打吧,全當認識一下太極拳。傳統的太極用意也用勁兒。力和勁有區別,力是僵力,放鬆體會勁是太極勁,從丹田出來,執行全身,年齡大了推薦85.吳式太極108簡單打完這兩套50分鐘!很慢,運動時間夠長!
作用,消化食,出汗,安靜,每天有一個好的身體運動事做!能長壽不知道,能打沒人證實!每天穿太極裝,背劍袋裝大俠,心情也愉快的!
-
3 # 發財吉恩9
練太極拳,最重要的是起式,即站樁。其核心是形與神合。姿勢與氣息要調整到具佳的狀態,即身心合一。也就是“內經”中所談到的:提契天地,把握陰陽,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的境界。
我覺得練套路是在站樁之後,充分把太極拳要領之後,一種天人合一的動功。
練完一次就會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可意會不可言傳。
我本人的是如何接觸太極拳瞭解太極拳,後又開始習練太極拳的。我從初中二年級開始與鄰居同學學習螳螂拳,秘宗拳沒拜師,中學畢業後上技校有一學校老師教我通背拳基本功每天左右甩手1千次,技校畢業分至津勸業場步行街一科研所一位老工程師傳我六趟彈腿,後我75年對調回塘沽一工廠,76年7月28日因地震車間受損暫時在車間維修打雜,認識師兄他帶師傳藝,螳螂拳的基本功,還有形意,太極,八極,少林及其他門派的發力方法,交手區別,各自特點,師兄比我年長8歲,他是一位難得武術奇才,他是真正舉一反甚至更高的武學宗師級人物,他個頭1米56,體重130多斤,他是打鐵的,為車工維修刀具改刀組的,他一伸拳頭頂在我胸部一頓力我當時就崩出2米開外站不住腳,我當時身高1米77,體重170多斤一身肌肉,他第一天與我講寸力,分力頓力,零距離發力,我當時感到無法理解,在這麼短距離甚至零距離怎麼可以蓄髮力打人還把人打出很遠,或著打傷,我說我看很多會武術的動手,都是運足力氣雙拳伸縮1尺一2尺腿邁出一大步全身整體蓄勢成一體在猛然發出拳掌,師兄說這些人都是外家打法,和發力方法,露形太大,蓄髮力時間太長,對方早有警覺,控制其力的方向,打這種二進手三進手習武者如同看放慢鏡頭,要我多練內功,全身會聚力,把勁練整,能松能懈自如,不僵拙用力,要精修手法氣功,功成發力功作身極微,還能發出極大內力,滲透力,這時動手就在行走做臥中自如,不露形著相動手對方循不到軌跡,這就是內家高手,氣功導引拳,穿掌,靠樁分腳下,雙臂抖杆,十年中成,二十年大成,不需修練幾十趟上百趟拳械,浪費有限精力時間,但你可以明白其中的招法和基本精髓。當時我豁然開朗,這樣我修練不到一年我就伸手發力,會用寸力,頓力在師兄弟之間試手交手,都不敢讓我在他們身上試了,都喊太疼了,滲透到胸部內裡怕受內傷,我後來練的太猛了,加上當時沒這麼多雞蛋牛奶肉類營養品,也買不起,身體氣血上衝,上焦極熱,鼻子長期發炎,頭髮不柔順,肝陽上亢,厄逆,一打嗝好幾十個不停,師兄說只有太極拳這種鬆柔,放鬆功,全身心放鬆,你著力太大,適的其反,要捨得放手,不怕耽誤了修練功夫,調理好了,內養功上去了事半功倍,師兄講了練太極拳張洪鈞師傅1952大腸改道練太極拳十二年又改回來了,現在不但活著太極拳還練的很有水平,這期間我在新華書店買了一本週稔豐寫的太極拳我深受啟發,太極拳是一種全身心都要求放鬆,不著力,不使僵拙之力,緩,慢,柔,勻,細自然呼吸,不串蹦跳躍,不震腳發威,吐氣發聲,習練久之,懈掉身心所有負擔,心理,身體壓力,大大減輕及全部消失,久之積柔成剛,內力大增,我被深深吸引,這時我同車間馮師傅他是教授級高階工程師他辦了不收費太極拳班,馮師傅會楊式,陳式,太極拳,武當龍門派,氣功我參加了學了楊式太極拳八十八式,二十四式,推手,一年多後我偶爾就打幾個嗝了氣往下沉了,鼻子至今再也不疼發炎了,身體越來,越壯,已停練早年硬功發力接近三十多年了,但我一動手,師兄弟都不讓我碰他們,我的勁沒感到減弱,我今年63歲了但從練拳至今只有5一6次都是吃羊肉多了,上火了嗓子變調了,不發燒,不輸液,不休假。頭髮較前柔順了,不肝陽上亢,脾氣急躁,我16歲初中畢業體檢血壓低壓110一高壓170,我現在63歲了低壓90一高壓140,我從不吃任何降壓藥,我60歲從單位健身房單手拉動220斤,62歲在原住地引體向上28個,雙槓撐26一28個,這就是我習練太極拳的收穫,太極拳以及與他相類似的拳種,它不是以銅頭鐵襠,賣弄僵硬拙力示人,它是對那些極度虛弱,久病消耗,老弱病殘,少兒,文人,雅士,女士都得習練的,科學的內功療傷優秀拳種,極宜普及,陶冶情操,提高修為,即為拳道,亦養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