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違旅行

    記憶最深的應該是去年9月21日,我帶上仨位老人(都是70多歲),經歷了他們人生的多個第一次(第一次坐,第一次住五星級酒店,第一次泡露天溫泉等等),本來原計劃在昆明多玩幾天,但是老人們在農村節約慣了,艱苦樸素的日子過多了,讓他們享福他們不習慣也覺得什麼都浪費,才住一晚滇池畔遊玩半天就要求回老家了,沒法只有依了他們。

    我想父母在不遠游,的確是有道理的。年過不惑之年的我,現在一有空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回老家與他們吃頓飯,看看他們養的雞、順便拿點綠色天然的蔬菜回城給兒子媳婦他們享用,問問他們想去哪裡"串串"就帶著他們去遊玩一下,總的就是依著他們的心意就好,順便善意的"浪費"給他們去哪裡好吃的"搓一頓" ,一切都是回憶滿滿,祝福他們安好。

  • 2 # 大萍記錄

    帶過家人出去旅遊過2次,感覺每次出去耍都不會耍好,以下是我的感受:

    1.帶老人,他們不適合長途坐車,他們喜歡逛風景區,我喜歡去冷門的景區有可能不是景區。愛好不一樣後面導致每個人都耍不好,每次回家都不高興。

    2.帶小孩,小孩也不適合長途坐車或走路。

    3.帶過2次以後我也和家人商量好了,不會再帶他們一起長途旅遊,老人想出去耍,我會給他報團。小孩等他長大點他願意的情況下我我們在帶他。週末也可以帶他們多去周邊耍。

    4.我們上班族放長假不容易,所以我們珍惜每一次的放假機會,都會外出旅遊,就算外出徒步幾天也好。

    5.以下就是和家人一起出去,他們不喜歡這樣的旅遊方式,搭帳篷生火煮飯。老人年輕時都是在農村生活,現在在野外生活煮飯,覺得很不好耍。

  • 3 # 小小蘇01

    因為我本身就是一線導遊,將近十年的帶團經歷,對於各種景點都不會有很強烈的新鮮感了,看的太多了,但是我對於一家在一起遊玩時候的那種愜意很是羨慕,這才是生活的意義,家庭應有的氛圍。之前帶的主要是歐美團,其中主要的就是家庭團,一家三口,或者老兩口,不管是剛組合的新家庭還是經歷過風雨的老兩口,在一起看風景的情景,讓我感覺到我們平時的辛苦工作是有回報的。

  • 4 # 箋小小

    這個是有的,不過開車的不是我,是公公,我沒駕照哈哈,準備啥時考個去。

    每年寒暑假能出去旅遊就一家子全出去,最初都只在周邊溜達溜達,北戴河,承德,北京,天津。這個只需要一兩天的功夫,玩完了就回來了。

    後來就開始往外擴散點,張家口,瀋陽,呼倫貝爾,哈爾濱等等。這樣的就需要安排三天左右的時間,國家法定節假日最好的了,每次出發當天都是四點鐘起床,最晚五點也上了高速,這樣避開高峰期後,高速路上就不堵車,不過賊困,眼皮子直打架。上車就睡的呼呼的。

    去年暑假是玩得最遠的,從秦皇島出發,滄州-濟南-邯鄲-開封-鄭州-武漢-岳陽-長沙,這一段,走走停停的用了八天,時間不太夠用,之後返程只去了個張家界就匆匆回去了。

    一家子一起出去玩,最主要是有了絕佳好好溝通的機會~平時很忙的你,這個時候可以多陪陪他們,沒有工作,沒有壓力,輕輕鬆鬆的玩。

  • 5 # 永哥在耶路撒冷

    帶老人外出,第一次要一定溝通好,通報所有細節。為什麼買這個航班,為什麼訂這個酒店,下了飛機怎麼去的酒店,大約車費多少錢,次日是不是酒店免費早餐,帶老人去吃免費早餐,去景點玩,門票多少錢,遊玩多久。午餐哪裡吃吃什麼費用多少錢。都和老人說清楚了,老人心裡有數,就願意放心和你一起出去玩,再出去玩幾次,老人就大松心,什麼都不管了,讓你直接帶著玩,說去哪裡就去哪裡了。和老人出行,溝通最重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網路社會里,我們追逐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