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庚坤1

    大明朝的皇帝是最無恥的皇帝,當朝的大臣和皇帝的意見不同,皇帝一定會找辦法把他們殺死,而且誅其祖宗,而且要連坐,還要對他們死掉的先人挫骨揚灰。。簡直是表態至極。

  • 2 # 孤王頭痛欲裂

    不知道你的結論哪裡得來的,除了楊士奇的大兒子因為犯法被殺,其他兩人的後代活的好好的。

    這是楊士奇的後代:

      士奇既耄,子稷傲很,嘗侵暴殺人。言官交章劾稷。朝議不即加法,封其狀示士奇。復有人發稷橫虐數十事,遂下之理。士奇以老疾在告。天子恐傷士奇意,降詔慰勉。士奇感泣,憂不能起。九年三月卒,年八十。贈太師,諡文貞。有司乃論殺稷。

      次子道,以廕補尚寶丞。成化中,進太常少卿,掌司事。

    這是楊榮的後代: 

    家富,曾孫曄為建寧指揮,以貲敗。詳《宦官傳》。

    曄從弟旦,字晉叔,弘治中進士。歷官太常卿。以忤劉瑾,左遷知溫州府,治最,稍遷浙江提學副使。瑾誅,累擢至戶部侍郎,督京、通倉,出理餉甘肅。還,進右都御史,總督兩廣軍務。討平番禺、清遠、河源諸瑤。嘉靖初,遷至南京吏部尚書。張璁、桂萼驟進,旦率九卿極言不可。會吏部尚書喬宇罷,召旦代之,未至,為給事中陳洸所劾,勒致仕。年七十餘卒。

    這是楊溥的後代:

    十一年七月,溥卒,年七十五。贈太師,諡文定。官其孫壽尚寶司丞。

  • 3 # 半壺老酒半支菸

    所謂三楊,自然就是歷仕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鎮四朝的三位姓楊的大學士,名字分別叫楊士奇、楊榮、楊溥,他們中有人甚至還輔佐過建文帝朱允炆,所以基本可以說是“五朝元老”,“三朝”之說是說少了。但是要說他們的子孫被殺被貶,還真不能證明明朝皇帝真的就是那麼刻薄寡恩——這是題主提出這個問題的目的。即使是清朝人編的史料,也沒說三楊的子孫都被殺被貶,而且正史表明:明朝的皇帝對三楊的子孫太好了,甚至好到了包庇縱容的地步。

    有人之所以認為三楊的後代子孫受過處罰,可能是看了那本暢銷書,直到有一個姓楊的內閣首輔後來混得挺慘,但那位內閣首輔叫楊廷和,並不屬於三楊之一。而且楊廷和和他的兒子楊慎在“大禮議”事件中,扮演的角色並不光彩——他們不讓嘉靖管自己的親爹叫爹,跟道德正義無關,更主要的是向皇帝示威並證明自己的存在。後來楊廷和光榮,楊慎被嘉靖發配雲南,成了當世第一學者,看來生活過得很不錯,楊廷和的子孫有好幾位又當了官,但卻沒有一個被殺的。

    三楊,也就是楊士奇、楊榮、楊溥中,楊榮、楊溥的子孫不但沒有一個被皇帝殺的,就連被貶的也沒有。只有楊士奇那個敗家兒子楊稷,本應凌遲處死挫骨揚灰,但是卻在皇帝庇護下逃脫了應有的懲罰。最後是楊士奇死掉了,有關部門才敢判了楊稷死刑——本應凌遲處死,卻多活了許多年。

    在《明史列傳第三十六》裡明確記載,楊士奇老了以後,變得比較昏聵,不但拿死太監王振沒犯法,而且拿自己的不孝兒子楊稷也沒辦法:“振(王振)勢益盛,大作威福,百官小有牴牾,輒執而系之。廷臣人人惴恐,士奇亦弗能制也。士奇既耄,子稷傲很,嘗侵暴殺人。言官交章劾稷。朝議不即加法,封其狀示士奇。復有人發稷橫虐數十事,遂下之理。士奇以老疾在告。天子恐傷士奇意,降詔慰勉。士奇感泣,憂不能起。九年三月卒,年八十。贈太師,諡文貞。有司乃論殺稷。”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得出來,皇帝和楊士奇對殘殺數十無辜百姓的楊稷,一起進行了包庇。這時候我們不但能推翻“三楊輔佐三朝皇帝,其子孫被殺被貶”的妄想,而且還要看到很多權臣的子孫橫行無忌,已經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這時候再以“他們是名臣名相”子孫為理由對他們“寬宏大量”,豈不是奴性太重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逢重大決策時,上司總是找你去問這問那,這意味著什麼?